——天宁区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的心得
教师基本功比赛已经结束,回想起来宛若昨天。回顾整个历程:美术理论考试、色彩命题、手工创作、粉笔字书写、即兴演讲、教学设计、课件制作、模拟课堂教学,从第一轮美术学科三项专业技能和二项通用技能比赛,到第二轮课堂教学,历时一个月,疲惫感犹在。每一轮比赛,整个人的每一个细胞都是紧张的,分分秒秒都没有一丁点儿的放松,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但是收获的感动与成长的动力却更多。一次经历,一次成长;一次反思,一次收获。
本次比赛感谢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促进自我快速成长,提升专业素养的平台。感谢天宁区教研员蒋春燕老师,有针对性为我们安排赛前培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互相观摩、学习、切磋的好机会,更调动了我们不断学习、共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积极性,切实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关键在于过程,取长补短。
我所收获的决不仅仅是一纸证书、一点荣誉,最大的收获在于认真准备和积极参与的全过程,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及综合素质得到了检验和提高。这个过程有酸、有甜、有苦、有辣,有失误中的深深自责与沮丧,有赛前的忙碌紧张,也有赛后的反思和总结……比赛中的遗憾与不足所暴露出来的缺点,让我静下心来细细反思,感触颇多。
在同区众多高手竞争的过程中,我发现大家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古雅清秀的粉笔字,层次丰富、创意十足的手工立体创作,构思巧妙、立意新颖的色彩创作,让我充分领略了什么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尤其是红梅实小的陆老师、青龙实小的施老师……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己虽然不是多么优秀,却收获了一种积极的进取心。通过比赛,更好地认识了自我,既看到了别人的长处,又对照出自己的不足。于我而言,比赛本身就是个进步的过程,能和大家在一起学习,真的非常高兴。
细节决定成败,常思常戒。
作为首次参加基本功比赛的我,自感项目涵盖广,对一起比赛的同行们的水平心里也没底,一开始心里有点儿打退堂鼓,感谢魏建副校长在赛前的关心,给予我莫大的鼓励,在比赛时能自信发挥。博爱教育集团行知团队为青年教师定期组织培训硬笔书法,已是功在平时。正所谓“读书无数,不如名师指路”,感激师傅濮晓华老师给了我指导和帮扶,,并请名师为我校青年教师进行色彩命题创作指导,使我更能从容应对。美术组的几位前辈、同行帮我分析历年比赛的项目及侧重点,提出建议,更让我感受到了星多夜亮,人众智广的团队精神。
根据自身情况,有了方向,于是我认真准备,积极参与其中,挑灯夜战。在这过程中,我真切意识到,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该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应对千变万化的教学内容的更新。平时需积累充足的信息储备,知识要有外延和扩展。
目的为了教学,学以致用。
基本功比赛早已结束,但那也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是关键。而教师的基本功又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同时,教师素质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所以只有教师的基本功素质高,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才能为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奠定基础。让我懂得当教师不容易,当好教师更不容易。我应该把自己的各种基本功融会贯通地运用到教学中,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孩子服务、为家长服务,使孩子们受益。
总之,对我而言,比赛即学习,过程即培训,参与即成长,意义不仅是一种提升,更是一种回味,一种反思。我的追求不会停止,学习也不会停止。我会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做一个有心人。
(博爱小学 冯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