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音乐>>常态教研>>点赞“亚克西”老师
点赞“亚克西”老师
——记二实小联校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0-12-10   点击:   来源:原创   发布者:金燕南

129日上午,二实小、解小联校教研组的老师们齐聚解放路小学观摩了两节生动有趣,热闹又极富韵律的音乐课——《打麦号子》、《亚克西巴郎》。两位执教老师宋丽娜、官语奇在课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对教材进行了较为深度的剖析。

宋老师在执教《打麦号子》时,通过生活化的场景——打麦的劳动视频,进行导入,潜移默化地渗透了“号子”、“一领众和”两个较为专业的音乐术语,并让学生自然地融入到了音乐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演唱热情。对于较为细碎繁杂的乐曲主体,宋老师也极具耐心,为学生学唱提供了多元的途径,应当说整班学生在课堂结束时,进行了较为完整且符合音乐情绪的演唱。

作为工作第二年的新教师,官老师执教的《亚克西巴郎》充满了年轻的活力与朝气。官老师通过新疆的视频进行导入,带学生领略了新疆的美食美景以及特色服饰。用诵读、歌唱、律动、伴奏地形式充分感知了新疆歌曲《亚克西巴郎》。“亚克西巴郎”就是汉语好孩子的意思,学生们在课堂中跟随官老师的脚步,高喊“亚克西”!仿佛来到了热情洋溢的西域。

课后主评老师张宗慧、屠隽两位老师就两节研究课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评价。张老师认为宋老师的《打麦号子》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只是在歌唱教学部分处理得过于细碎,缺乏完整的感知。但整节课结构清晰,对学生的要求呈梯度上升。          

屠隽老师首先对官老师进行了肯定,认为作为工作第二年的新教师来说,还是有相当多可圈可点的地方。诵读,歌唱,伴奏等环节可以做得更扎实,律动的设计可以更贴合新疆音乐的风格特点。

联校教研组的其他老师们也纷纷给予了两位老师很多的调整建议,期待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可以做到心中有教案,眼里有学生,成为一位“亚克西”老师!(文摄:周瑾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