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音乐>>常态教研>>联校教研,共促成长
联校教研,共促成长
记天宁区局小组、博爱组联席联校暨课题“小学低龄段内心音乐听觉养成的时间研究”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1-09-23   点击:   来源:原创   发布者:金燕南

  9月22日上午,局小、博爱联校教研活动在常州郑陆实验学校举行。本次联校教研活动省级课题“小学低龄段内心音乐听觉养成的实践研究”相结合开展了课堂教学探讨研究分别是郑陆实验学校的杨淑君老师执教的一年级《小树叶》和龙锦小学的王粲老师执教的二年级《拍皮球》。
  第一节课,杨淑君老师执教的《小树叶》先从大自然的季节变化导入课题渲染气氛,让刚刚步入一年级的学生们快速融入音乐课堂。课教学层层递进,通过聆听感受音乐,体会歌曲《小树叶》两段旋律的不同情感;在教唱歌曲时,先用格子谱划分节奏,带领学生诵读歌词,再通过聆听音乐感知歌曲旋律,杨老师逐句示范教唱歌曲,在学生掌握歌曲的基础上,为歌曲加上律动,充分理解歌曲。最后通过拓展秋天的歌曲《小苹果》丰富课堂。在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积极参与音乐课堂,气氛活跃。
  第二节课,王粲老师执教的《拍皮球》,课堂井然有序,王老师在教授歌曲时,首先带领学生进行诵读,梯度式教学,深入推进,使学生准确把握节奏并充分体会歌曲。接着,王老师依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多种形式的演唱,在教唱过程中趣味性的解决歌曲中节奏,音色、音高问题。待学生掌握歌曲后,加入多种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增强了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合作能力。最后王老师加入歌词创编环节,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能力和创造能力。整节课王老师的语言生动有趣,与学生的互动富有童趣,受到学生们的喜爱。
  课后,有两位老师针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点评。郑陆实验学校的卞莉月老师首先对杨淑君老师的课堂进行点评:杨老师关注课堂生成现象,及时关注学生;利用多种形式听,唤醒学生的耳朵;多种感官联动,培养学生音高感。另外,卞莉月老师对课堂的细节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例如多媒体课件的设置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要更加明确,课堂拓展是否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音高、节奏感等内容充实课堂。龙锦小学的曾亚昕老师对王粲老师的课堂也提出一些点评:课堂注重培养学生安静聆听的习惯,教师先入为主的让学生掌握歌曲、整节课提出的问题有明确指向性、歌曲学习注重情绪引导、歌曲学习中音高感到旋律感有非常大的提升。
  活动的最后,区教研员金燕南老师对今天的课堂向在座的教师提出了宝贵的意见:第一,要关注低龄儿童的自然语言节奏与诵读文字节奏的关系,从学生的听觉开始学习音乐,学会用眼睛来看谱,在此基础上形成可视的旋律线条;第二,自然语言基本音调与诵读语言基本音调之间的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先听音乐,顺节奏;第三,关注自然语言音色与诵读的关系。她还提出:在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要用好音乐材料来感染学生,在体验音乐时,教师要有指向性的聆听,让学生沉浸其中,遵循音乐情绪展开想象,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最大程度避免一切教师身原因造成的对沉浸体验的负面影响。
  次局小、博爱联校教研活动开展十分顺利,老师们都积极参与聆听,深度研讨分享心得,区教研员金燕南老师的宝贵意见也让大家受益匪浅,老师们这次联校教研活动中收获颇多有利于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


QQ图片20210923092156.jpg

(郑陆实验学校供稿   撰稿:刘婷钰、卞莉月   摄影:田艳玲  审核:金燕南)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