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博爱、局小联校成员联合天宁区任玺铮小学音乐名师工作室成员以及“小学低龄段内心音乐听觉养成的实践研究”课题组,齐聚龙锦小学,开展了“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游戏教学设计与策略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两个板块,第一板块是任玺铮名师工作室的4名成员执教的四节游戏主题的微课,四位老师依次以录像课的形式,结合自己的设计思路、过程环节、教学理念等内容向老师们进行了展示,每节课都有一位主评老师进行评课。
首先是正衡小学的周蕾老师带来的三年级的《牧羊女》。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周老师分别用了小球和纱巾带领学生体验灵动与柔美的三拍子,在音乐活动中关注律动游戏与音高、旋律、节奏的关系,帮助学生积累对音乐整体感受的体验经验。主评顾艳老师赞叹周老师上课不光是赏心悦目,而且有一种把人带入情境的魔力。周老师从一开始就带领孩子们沉浸故事的情境中,一直带领学生在故事中沉浸、学习、解决,但是在学习与评价方式方面,可以给予学生更多自我思考的机会,让学生有更多展示和走出来的空间。
第二节课是龙锦小学的康爽老师带来的一节充满童趣的一年级音乐课《捏面人》。这是一首充满河南韵味的童谣,康老师通过视频和实物让孩子们感受“捏面人”的神奇有趣,并通过聆听、模仿、表演、诵读、乐器伴奏等形式带领学生参与合作表演,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体验。主评曹洁老师这样说:“这节课是一堂生动有趣、富有创意的音乐课。康爽老师的教学过程设计得非常流畅,从导入到讲解,再到学生实践,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逻辑清晰。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第三节课是虹景小学李舒老师执教的二年级的唱歌课《蒲公英》,这首歌曲三拍子,通俗短小富有梦幻色彩,旋律优美流畅。李老师在复习《草原上》的唱游律动后,继续营造漫步在美丽草原的情境,导入到新歌的伴奏音乐,通过“变成小花小草”的旋律游戏感受三拍子、通过“风姑娘来了”、“变成蒲公英飞舞了”等律动游戏,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弱起小节的音乐韵律。主评袁媛老师评价这节课结构完整、教学方式多样化,各个环节衔接巧妙且流畅,李老师从“微风”来了、动态旋律线、捉迷藏的小音符等等不同的环节都做了精心设计,不仅符合二年级小朋友的年龄特点,更是做到了与音乐知识巧妙融合,设计有理可据。
最后一节是龙锦小学王粲老师的四年级欣赏课《雷鸣电闪波尔卡》,这是约翰•施特劳斯的一首快速的波尔卡舞曲,乐曲以定音鼓的震音奏法使人感到远处的雷声响起,利用大镲模仿和闪电,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大自然中的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场面。全曲为A—B—A 三部曲式,自始至终呈现出热烈的气氛。王老师带领学生抓住主题特点,听辨主题,通过对乐曲四个主题的分析,感受下行音阶、“装饰音”以及打击乐器鼓和镲所表达的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通过聆听创编,让学生能清晰理解乐曲A-B-A三部曲式结构,并能与同伴配合表演整首乐曲。主评盛昕熳老师赞赏王老师的课条理清晰、板块分明,能巧妙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真实的情境,使学生能够以兴趣为驱动参与到课堂学习和音乐实践中,让学生的音乐能力得到提升。
本次活动的第二板块是由任玺铮老师带来的专题讲座“构建低年级音乐游戏教学框架与实施要点”。任老师通过理论与视频课例相结合,从“音乐游戏的的原理”、“音乐游戏的价值”、“音乐游戏教学的原则”、“音乐游戏的设计要点”、“音乐游戏的实施策略”这五个方面细致地向老师们分享了构建低年级音乐游戏教学的框架和实施要点,干货满满。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更加认识、体会到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引入、运用、设计游戏支架,精心组织游戏活动,将音乐教学与游戏进行有效融合,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让枯燥无味的乐理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还可以在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中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开掘学生的音乐潜能,训练学生的音乐技能,夯实学生的音乐素养。
图:康爽
文:李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