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智慧教育样板区建设专题>>项目建设>>文章内容
栏目列表
浦前中心小学 学校2023-2024第二学期智慧教育项目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4-03-2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袁菊明

一、项目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教育已成为提升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本项目旨在通过引入智能化教学设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和学习体验。为此,结合我校研究方向,将《智慧教育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作为我们智慧教育项目,在课程建设和活动开展中带领孩子们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探讨“跨学科学习”规划和实施策略,不断提高教师的课程理解水平和课程的研发、建构与实施能力

二、项目实施

1.领导牵头,全员参与

学校领导深入项目,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有计划、有节奏地组织项目组成员开展各项研究工作。项目组覆盖所有教师,成员职责分明,分工合作,具有敏锐的教育改革洞察力和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全身心地投入,使项目落到实处。

2.自主管理,提升能力

项目组启动年级自主化策划,学生自主化管理的模式。国家课程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学科主题学习单元课程和校本特色活动由年级组负责策划、组织、推进。趣味社团在导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参与项目设计、管理,提高学生谋划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多方联动,提高成效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紧密联结起来,互相合作、协调一致,共同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落地。同时,引进优质的网络资源,拓宽学习、展示的平台,形成网络教育体系。

4.专家引领,彰显品质

每学期邀请专家进校指导,与专家面对面,共同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最佳路径,提升项目实施品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三、项目保障

1.组织保障。成立行动研发中心,建立策划部、指导部、外宣部、后勤部等机构,形成相应的工作制度,规划项目推进的具体工作,保证设施设备、活动策划、师资配备等资源及措施,确保项目高效实施。

2.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开展理论培训、课堂观摩、教学研讨等活动,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项目实施的效率。成立项目智囊团队,成员由市区专家、非遗传承人、家长志愿者、校外基地负责人、学校管理团队和教师团队构成,共同助推项目的实施。通过骨干引领、团队合作的方式,推动项目走向深入,促进学生成长和提升。

3.经费保障。学校将广泛筹措资金,积极争取企业赞助、教育局专项支持,以及社区的帮助,保证经费的供给,使项目顺利进行

四、预期成果

1.构建智慧教育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环境。开发了若干个校内、校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搭建了多个学习和推广优秀传统文化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平台,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丰厚的土壤。

2.生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模式。形成由“中华文化荟萃”课程、“朴雅”系列主题活动、以及“魔法纸艺”趣味社团组成的课程模型。探索并梳理智慧教育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3.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成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高质量的调查报告;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撰写项目研究报告;定期组织教师反思、总结,积极撰写相关论文,参与各级各类论文评比活动,争取获奖或发表。

4.形成常态化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研体系。项目组成员以年级为单位,各科教师定期开展传统文化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研活动,不断优化课程设计,改进教学策略,走好传统文化教育的新时代之路。学校每学期组织各年级开展一次研讨活动,并在学期末对各年级实施情况进行考核。

5.打造学校特色名片,提升社会影响力。学校通过开展市区级展示性活动,以现代生活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在传承内容选择、传承方式改革、活动序列设计方面为普通学校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借鉴。通过在《常州日报》《常州晚报》等媒体上进行宣传报道,在市教育局微信平台和区网上分享项目实施介绍及特色教学活动,推广学校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扩大学校知名度,提升辐射效应。

通过引入智能化教学设备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亮出学校名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翠虹路1号 联系电话:86604554
    违规办学举报电话:0519-86909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