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智慧教育样板区建设专题>>项目建设>>文章内容
栏目列表
丽华三小 学校2023-2024第二学期智慧教育项目工作计划
“智慧教育”背景下“智慧课堂”的常态化实施
发布时间:2024-03-2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袁菊明

一、背景分析及意义

(一)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近年来,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智能教育环境不仅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而且已经开始深入影响到教育的理念、文化和生态。学校是文化的传承基地更是先进文化的创生场,在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需要在“技术+教学”方面进行深度融合的研究与实践。

(二)“智慧课堂”发展新态势。通过一体化设计和持续性研究实践,让各多媒体教室、专用教室等发挥出最大的功能效益,逐步实现设备、信息和资料等资源的互通互享,从而成倍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价值,实现教师资源、教材资源、教室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学校推进智慧课堂实践项目,旨在努力实现师生“教与学”方式转型、课堂教学提效、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品位提升等关键环节的深度融合和发展,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和创造性。

二、项目实施内容

(一)智慧课堂试点项目内容主要包括:信息化环境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由各学科教师在教发部、教研组指导下开展的常态化直播、录播的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涵盖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项目主要内容如下:                            

1.基于“智慧课堂”学科教学设计。引导学校教师不断学习,创新课堂模式下开发建设优质的以课例、微课为主的教学资源,实现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

2.开展“智慧课堂”同步课堂展示。依托学校“和谐课堂”开展相应项目研究。

3.推进“智慧课堂”课例共享研究。学科教师对录制的课例进行评估、分析、反思, 在剖析交流中实现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将学校学科教师开发的优质课程通过互联网优质课堂专递、互动课堂交流等,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二)项目实施范围与主要活动

为更有效地推进“互联网+教学智慧课堂项目,逐步形成“可感知、可诊断、可分析、可自愈”的新型课堂教学生态,明确实施的人员与活动任务要求,具体如下表。

智慧课堂项目实施层级与任务安排表

实施层级

项目主要任务

形式

参与实验教师

自主设计课例、制作微课;直播课堂、录播课堂和同步课堂的实施;教后反思

自主分散

骨干实验教师

学科教研组长

组织学科教研活动,协调学科青年教师智慧课堂说课活动,开发基于家校合作的学科微课并及时推送、优质课堂线下观摩

分散与集中活动结合

教科管理团队

组织青年教师优质课例推进周活动,落实录制与分享

集中活动

策划支持团队

分阶段落实设备添置,组织阶段性交流活动,逐步扩充智慧教育试点班级,推进常态化录播,实现教师在线同步听课、同步教研和教学评价

持续跟进

三、智慧课堂常态化实践项目的实施策略

(一)创设稳步有效的支持性实施环境

1.建立健全组织与人员。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分工负责组织管理协调任务,配备项目技术支持人员,并将全体教研组长及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列入“智慧课堂”智慧课堂推进实验教师团队。

2.制定设备管理及使用制度。以智慧课堂深化行动总体设计方案与智慧课堂操作规范与制度为依据,做到项目推进、阶段性活动与设备资金使用有规可循,照章办事。

(二)搭建切实可行的推进框架与运作机制

学校组织召开“智慧课堂深化行动”推进项目论证与研讨活动,形成切实可行的推进方案。在不断的实践中,运作框架和机制不断完善,按照“个体选题设计”、“团队课前研讨” ------“常态化课堂录制”、“同步课堂互动展示”、“课后反思改进”,实现优质资源开发运用、分享。

1.选定课题,排课表。教师自己选择课题,进行教学设计,基本定型后,各教研组进行录课。2.团队研课,说设计。教师教育技术支撑下,优化教学设计,促进课堂互动,提升课堂品质。录制课例前,上课教师进行说课,获得团队认可后可用录播系统进行录制。

3.课堂实践,展课例。为确保课堂教学顺利有效,实验教师先试教,待教学设计成熟后,改进教学设计,形成的优质课堂课例资源。

4.精准分析,提智慧。各学科教研组参与老师,将课堂实录视频作为研究案例,有取舍地从“有效讲解、有效提问、有效倾听、有效活动和有效反馈”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升教学实践智慧。

(三)开展丰富多样的智慧课堂展示活动

1.精品录播课,智慧“扬”名。将录播的优质课、精品课拷贝出来,剪辑制作过后,成为精品课例,供其他教师学习借鉴和学生自主学习。

2.常态化微课,智慧“选”学。老师可以利用录屏软件制作微课教学,用简单直观的方式展示教学过程中的环节,教学知识点,并加以分享,学生家中就可以观看不同老师上课的内容,获取同伴学习信息,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满足学生个性化在线学习的需求。

(四)健全完善评价激励机制

1.完善评价,树立标杆。开展视频、课例、微课评比活动,激励教师积极有为。

2.尊重选择,张扬个性。教师之间存在个性化差异,坚持“和而不同、追求卓越”的理念,学校根据实验老师的意愿给予支持,形式有:一师一课一磨、同课异构、一师多课,多师一课等,积累丰富的课例资源。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翠虹路1号 联系电话:86604554
    违规办学举报电话:0519-86909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