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智慧教育样板区建设专题>>学科建设>>文章内容
栏目列表
工具应用样板课:技术赋能新课堂,智慧教研促成长
——记虹景小学数学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4-04-2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袁菊明

为推动我校“智慧教育”项目研究,扎实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深入探讨智能工具应用场景下的工具应用样板课。我校数学教研组以“智慧教育背景下技术赋能教学的实践研究”为主题,开展“图形与几何”领域“图形的认识”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还邀请了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管雪沨老师和天宁区小学数学教研员邓炜老师莅临指导。

课堂实践 学思并行

 活的伊始,我校数学学科责任人张守杰老师执教了六年级《平面图形的再认识》一课。张老师在课前让学生对小学阶段学习过的平面图形的知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了梳理,并在课堂上以“数学是一门研究关系的学问”展开“对平面图形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的研究。

张老师从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点”出发,通过观察、想象、显示、联系这几个步骤,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张老师在课堂上先让学生观察图形的运动,想象出运动后形成的图形,想不出来就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几何画板,显示运动轨迹,直观的看,看出来后再找联系。通过图形的运动“平移、旋转、放缩”,把平面图形认识的知识进行串联在一起。通过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系统构建出“图形的认识”板块整体的知识结构,同时让学生在想象和操作的过程中体验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汇报交流 深入探讨

随后,张老师做了“智慧教育背景下技术赋能教学的实践研究”的讲座。张老师首先对小初教材的“图形与几何”领域进行了对比学习,聚焦图形的特征认识进行了各版本教材的对比。接着张老师又分享了选择“图形的认识”一课为研究对象的两个主要原因:

一是基于“一致性”视角下的内容结构化的思考。

“数与运算”板块,打通“一致性”的关键在于“计数单位”,而“图形与几何”板块的“一致性”在于“度量”,无论是角度、长度、周长、面积还是体积,都是“计量单位”的累加,累加的过程产生了计算的公式。这样的教学结构,让学生从直观感知走向“度量感知”。其实“计数单位”和“计量单位”,都是从一个最小的组成元素(最小单位)开始,打通整个教学板块,体现“一致性”。那么由此启发,“图形认识”的教学是不是也能找到一个这样的最小元素,打通“一致性”。于是想到了构成平面的基本元素—“点”。以“图形的运动”为主线,勾联“图形的认识”。

二是信息技术赋能教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数学课程标准 2022 版》强调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的重要性。而“几何画板”软件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几何画板”,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和操作几何图形,动态地展示图形的变化过程,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几何概念,建立空间表象。同时让学生在想象和操作的过程中体验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专家指导 引航成长

课后,邓老师针对本节课进行了总结性点评,邓老师充分肯定了张老师对本节课的研究,认为整个教研组对“图形的认识”领域的研究很有价值。同时也给予了专业的评价和建议。

邓老师指出,由于学生还处于小学阶段,所以本节课还是主要研究线与线,线与面的位置关系以及线与形的关系,最后探讨主体之外的点动成线,渗透让学生感知不同平面图形元素之间的关系。另外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更加充分一些,可以把带有名称和图像的图形发送到平板上,让学生进行分类整理,感受平面图形的不同。

最后,管主任对本节课也做出了高位引领。管主任指出,本节课要紧紧抓住“再认识”,学完后可以再让学生对课前整理的思维导图进行增补和优化。另外,管主任提出,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前提是依托新课标,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再借助恰当的、简单的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目标,从而达到传统教学手段不能实现的效果。

教而研则深,研而有悟则进。本次教研活动营造了互学共进的良好氛围不仅让教师从不同角度审视自己对于智慧课堂的应用,取长补短,而且从中感受到“智慧教育”的无穷魅力,在不断地摸索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虹景数学组将继续深耕智慧课堂,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在教育教学教研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撰稿:虹景小学 李露

拍照:虹景小学 胡子阳、陈佳怡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翠虹路1号 联系电话:86604554
    违规办学举报电话:0519-86909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