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科研>>成果展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创新学习活动”课题研究方案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创新学习活动”课题研究方案 
发布时间:2002-12-15   点击:   来源:信息中心   发布者:admin
 

常州市博爱路小学

研究背景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根据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因此,我们的探索如何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时,将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作落到实处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目前,随首现代教育资源的日益丰富,现代教育过程的日趋自主,现代教育手段的日趋普及,使得教育现代化有了更深的内涵,更为开发创新学习资源,开展创新学习活动奠定了基础。为了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生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在区教育文体局、区教研室的关心支持下,从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创新学习活动”的课题研究工作,旨在以课题研究带动素质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有关概念的界定

1、“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由此可见,现代教育技术不只是现代教育媒体技术,应该是以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教育教学过程、教育教学方法精心策划,充分开发、利用、优化学习的资源,并对其实施科学的管理和评价,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创新”

创新,即通过旧的知识,新的组合,得出新的结果的过程。这里的“新”,不仅指新发现,也指新发展。以小学生来说,可以是用与从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

3、“创新学习活动”

创新学习活动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于权威,不依循于常规,而是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当前的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设计、新意图、新途径、新方法、新点子等的学习活动。二、课题研究的理性思考

我们思考,进行该课题的研究的目的是在理念上更新后,开发、利用、创造教育的软、硬资源,改善教育行为,完善教育评价,从而并不是为了寻求在理论上突破。具体表现为:教师全面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后,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加以运用和创造,以促使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与此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管理和评价,再根据反馈信息不断调整和改进。(如图所示)

学校教育包括课堂和课外两部分,主阵地在课堂。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一)要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具备喜欢学、愿意学、相信自己能学好的心理素质;具备善于交流、恪守集体纪律、乐群合众的合作精神。(二)为学生达成目标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必要的帮助,引导学生逐步找准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敢问敢疑的习惯,使其学会——会学——创新学,形成“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的学风以及“各抒己见”“各执己见”的学习态度。(三)多提供实践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反思其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习惯,实现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行为、学习结果的自我调控。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通过学习、听讲座、交流讨论等形式帮助教师批判地继承传统教育思想和观念,形成对创新教育的科学理念,认识创新教育的丰富内涵,从而坚持开展创新教育的四条原则:把欢乐还给童年;创新教育面前无“差生”;活动是创新教育的生命与灵魂;创设宽松和谐、耐人寻味的教育环境。

2、优化校园的学习环境。尽快建成校园网,并对网络教学进行探索研究;以原有的十多个社区基地为基础,开展适于学生接触社会的生产活动;继续“人文环境”课题的发展和实践研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形成博爱路小学特色。

3、开展课堂创新学习活动的研究,形成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有效形成以“导趣、导思、导创”促“探索——转化——创新“的一系列学科子课题。 4、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制订出总目标及分年段目标,可在开通各方信息源、适当引进潮流文化等方面有效利用活动课程的潜移默化作用,挖掘现代教育潜在资源。

5、建立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学生创新学习活动目标体系、学生创新学习行为习惯的评价体系。

6、优化教师素质,重视师德教育,提高其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建立目标阶梯,分层培养,造就若干名名师;加强继续教育,建立一支高素质、重科研的教师群体队伍。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教师全面演绎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掌握基本的现代教育技术,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用。

2、学生具备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具体表现为:大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把学习的过程变成带着问题不断探索问题的过程。

3、学校环境优化,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社会声誉不断提升。

五、课题研究的组织和实施

(一)课题研究的组织:

课题组组长:王必达

课题组副组长:陈慧、尤维萍、于纯、史文文

课题组成员:学校各学校教研组长、教师 课题组顾问:市教科所、市教研室、市电教馆;区教育文体局、区教研室、区电教站。

(二)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00年8月至2000年10月)

1)制订校课题研究方案,并交校行政讨论、请专家指导。

2)召开开题会。

3)制订年度实施计划,各学科拟子课题方案,制订计划。

2、实施阶段(2000年11月至2005年3月)

1)各课题组进行文献检索。

2)分阶段落实计划,并及时做好资料收集、公开研究活动及阶段性总结工作。

3、总结阶段(2005年4月至2005年10月)

1)各子课题组做好总结。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3)组织专家对课题进行鉴定。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