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科研>>成果展示>>让学生的素质在活动中得到提高 
让学生的素质在活动中得到提高 
发布时间:2002-12-15   点击:   来源:信息中心   发布者:admin
 

-----实施"科学、活动、教育一体化"教育革新计划的总结报告

常州市劳动中路小学课题组

学校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目前的情况下,要使小学教育真正地起到全面提高小学生素质的作用,并办出一定的特色,学校的教育教学运作就必须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进行教育革新。我们本着这种精神,从1994-1995学年度开始实施为期三年的"科学、活动、教育一体化"教育革新计划。现就教育革新计划的实施情况作一系统的总结。

一、教育革新背景

我们所从事的教育革新是从自然学科的教学改革引发出来的。。自然是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增长率的任务。该学科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在于:(1)强调自然教学在指导学生获取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要培养他们的科学志趣、及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2)自然学科不仅能够为学生学习其它学科提供具体的内容,而且还能够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妄自方法。因此、自然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正因为如此,教育界的有识之士认为:如何培养未来能够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劳动者和具有较高科学文化水平的各级种类人才,归根到底是革新基础教育,关键在于加强小学的科学教育。

然而,在"应试教育"的是。影响下,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偏重智育、偏重考试科目、偏重考试分数的"三偏"现象比较突出。而自然学科在考试科目之列,所以大多数学校对其不很十分重视。毫无疑问,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根本性的改变将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我们劳动中路小学历来重视自然教学。在80年代中期,学校就与常州市自然教学研究中心组合作,在自然教学的研究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近十年的探索实践的经验表明:就"自然"而"自然"地去搞研究,"圈子"太小,不能从更大的范围上去发挥科学教育的重要作用。为了使学生能把在自然教学(或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科学的知识、科学的方法多学科学和用科学的能力迁移或幅射到其它的学习活动中去,并促使他们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常州市劳动中路小学在常州市天宁区文教局的支持下,与常州市教委教研室、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合作,从94学年开始,决定实施"科学、活动、教育一体化"的教育革新。教育革新目的是要使学生的五体投地在活动中得到全面的提高。

二、教育革新的理论构想

1、有关概念和名词的界定

1)科学 本教育革新中的"科学"与通常所讲?quot;科学"的含义不尽相同。它特指以小学自然学科为依托的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学科学和用科学的能力。

在本教育革新中,"科学"的具体体现主要分三个层次:〈1科学教学,此即自然学科教学:〈2通过各种活动,把科学教学的成果向其它学科进行迁移和幅射:〈3科学文化的素质提高。

2)活动 本教育革新中的"活动"泛指学校为达到教育目的而采取的,并由学生参与的一切行动。

3)教学 本教育革新中的"教育"专指旨在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素质的"素质教育"。

4)教育革新 教育革新(EducationaI innovation)是教育社会学中的一个专用术语。它是教育变迁的一种形式。国际教育界广泛使用"教育革新"一词,始于60年代中后期。目前,"教育革新"一词已经在许多场合被广泛使用。关于教育革新的定义,国际著名的比较教育学者、"法国的黎成魁先生认为,可以接受国际教育研究和革新中心于1973年提出的:"根据某些既定目标,为改进教育实践而进行的有意识的尝试。"、

2、教育革新的理论模型

毫无疑问,在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动作过程中,科学(即自然教学)仅仅是一个局部性的工作。但是,若站在学生素质发展的高度来认识,科学教学将为学生素质(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事实上,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讲,如果他们能够真正地通过科学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具备必要的科学态度、懂得一些科学的方法、拥有学科学和用科学的能力,那么难度,将有助于他们在其糨方面的发展。这一眯,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尤其显得重要。

本教育革新的理论假设是: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加强科学教学,并及时地通过各种活动把科学教学的成果迁移和幅射到其它学科或"非学科活动"中去,其结果遭受可以促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我们认为,素质教育要求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工作都能够以学生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此即教育功能的真正体现)为本位。根据学校工作的特点,实际的教育教学的动作应该以活动为中心。而在具体考虑活动的展开时,应该充分顾及到学校实际情况,以某一类活动为龙头,并以此带动其它活动的开展。基于这种认识,本教育革新的理论模型是: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加强科学教学(活动),并以此为龙头,把科学教学(活动)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迁移和幅射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其它的学习活动中去,四此,可以使得学校的教育功能得到真正的体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又可反过来促使学校的活动(包括科学教学和非教学性的科学活动)搞得更好。这样,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的运作可以形成一个"科学----活动----教育----活动----科学"的良性循环机制。

从逻辑意义上来讲"科学教学(活动)"、"激动"和"教育"三者并不是并列的同位概念,而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学校的教育教学的运作,应该破除那种学科教学(或非教学性的教育活动)单一封闭性的习俗,要设法让所有的学科教学或非教学的教育活动置身于学生素质发展的大背景中去。

3、教育革新的目标

本教育革新的总目标是: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有意识地改进学校的科学教学(活动),并以此带动其它活动的开展和改进,使得学生的素质能够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全面的提高。为了使得教育革新的目标能够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具体改进有明确的指向,以及能够寻目标的达成度进行测量和判定,我们根据本教育革新的理论模型,把总目标分解成如下几个具体目标:

1)通过有意识地对科学(活动)的改进,使得学生在自然学科方面(包括知识、态度、方法和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

2)通过有意识地对其它学科的教学(活动)的改进,一方面促使学生把在科学教学中所获取的科学的能力迁移和幅射到其它学科的知识的能力也达到充分的发展。

3)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热爱学习,热爱生活,身心愉快,积极夺取一,自尊、自信、自强、自爱。

4)让学生在与同学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懂得尊重同学,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通过教育革新,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形成"科学、活动、教育一体化"的办学特色。

三、教育革新计划的实施要点

为了达到教育观念的目标,学校的具体教育教学实践将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改进。

1、教育教学观念的改变

我们认为,要真正地从事一项教育革新,首先应该设法让教育革新的参与者改变的教育教学观念主要是以下两个:1、学生发展观的改变。 2、变学科教学的单一性封闭性为开放性

教育教学观念的改变主要是通过学习、宣传、讲座来实现的。在实施教育革新计划的过程中,我们组织教师学习了<<教与学的心理学>>一书,并反复学习进行研讨,还请了市教科所的蒯超英所长,市教研室的蔡正秋老师等人来作讲座。

2、科学教学(活动)

由于学校很早就重视科学(活动),在科学教学(活动)方面已经 形成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科学教学(活动)的改进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努力:1、在总结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及时地把所取得的成果转化为教学(活动)常规。2、根据本教育革新的目标的要求,进一步优化科学(活动)的过程,把教学(活动)的重点始终放在知识、态度、方法和能力上面,并且特别重视那些可向其它学科(活动)迁移和幅射的内容(如态度、方法和能力上面)充分体现出科学教学(活动)是置身于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之中的。科学教学(活动)的改进,主要是通过从事科学教学(活动)组织的教师来具体的实施。例如,自然教师袁克亮在进行《各种各样的种子》一课的教学时,要求学生回家收集家乡各种的植物种子,并把它们带进课堂进行研究,使学生增强感性认识,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3、其它教学活动的改进

根据学校目前的实际情况和教育革新的目标,科学教学(活动)之外的其它教育教学活动的改进,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学校的统筹安排下,加强教育教学活动之间的横向联系。在各学科的教学(活动)和非教学性的活动中,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可能,接纳科学教学(活动)的先进教育思想和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并能够创造性地应用。

2)根据学科(或教育内容)的特点,利用一切手段优化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益,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根本性的改观。例如,在教授《各种各样的种子》一课时,我们拍了许多种子的照片,使学生增长了见识,认识了平时不常见的种子外形;在教授《各种各样的种子》一课时,我们利用电脑进行教学,向学生展示了叶进行蒸腾作用的过程,使学生寻此有了深刻的印象......。

3)利用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并且有意识地在活动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培养。从实施教育革新计划以来,我校已举办四届夏令营和三届冬令营,规模在全市各小学中可算是较大的.另外,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还有"我爱家乡,探索家乡植物世界的奥秘"(94.4--94.10);"收集家乡植物的种子"(94.11--94.12);"动物秘密知多少"(95.3);"参观家乡礼貌"(97.5)等等。

四、教育革新的策略

为了使得教育革新能够如期地进行,并实现预期的目标,在具体实施教育革新计划时,我们采取以下策略:

1、先务实后务

经验告诉我们,要使教育革新的措施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够得到真正地落实,关键在于广大教师的参与和他们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创造性劳动.所以,我们认为,在具体实施教育革新之前,首先要设法让广大教师充分了解本教育充分了解教育革新的意义,基本思路和操作要点等内容.为此, 我们将基本实施本教育计划的初期,花一定的时间让广大教师同和内化本教育革新计划的思想和内容.

2、由点到面,逐步推开

本教育革新计划的特点是从科学教学(活动)作为切入部位的,考虑到:

1)"科学、活动、增长率、"的"逐步升位"不能下一步到位,需要有一个过程。

2)广大教师对本教育革新计划的认同、内化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对革新措施的落实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在具体地实施革新的过程中,我们拟采用先在试点班进行尝试,再逐步向年级和个校推开的工作策略。

五、实施教育计划后的效果

1、活动使学生开拓视野,学到了活的知识。

实施活动把学生带到了大自然中,带到了社会,开拓了全心全意的视野,使他们学到了活知识。例如,通过到气象台参观,学生对天气的四种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还学会了简单的观测气象的方法;通过参观自来水厂,学生们知道了水污染对人体的危害,知道了自来水的生产过程,懂得了要珍惜用水.....。

2、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能力。

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实验、制作、思维能力、想象力、观察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例如,在令年五月我校举办了"参观常州的建筑,看看家乡的变化"活动后,从学生们的参观记看来,写作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四年级(1)班的陆扬同学写了一篇长达到千余字的《长江射击城参观记》;六年级(2)班王颖同学写的《独一无二的信托大厦》还被录在《新文笔》上。语文教师潘芙英说:"过去教作文是一大难题,学生们总是觉得没有东西写,现在通过让他们亲自去参观实践可以说的东西多了,写作水平确实有了提高。"

3、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对于学校安排的各类实践活动,学生们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从第三届夏令营开始,学校举办的各届夏令营、冬令营一直人满为患,有的学生甚至把家长请来向教师报名;学校的气象兴趣小组的成员在一年多的时间天天支持观测记录当天的气象,为同学作气象预报;养鸽兴趣小组的成员一直嫌每周两次的活动太少,他们把鸽子当成了自己的朋友,不但给它们起了各式的可爱名字,还亲自带食物喂它们,并坚持每次活动家后都写活动日记。

4、实践活动还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实践活动使学生装不但欣赏到大自然的秀美,也看到了祖国、家乡的变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同时活动还使学生们养成勤于动脑、实事求是、尊重他人、热爱学习等良好习惯。例如,六(1)班花路佳同学在调查活动中遇到这样的情况,她来到新华书店,终于找到了她所要的资料,而当时带的钱又正好不够。她是怎么样做的呢?她站在那里花了一个多小时把资料记在脑海里,回家后硬是把它一字一句的默出来。花路佳的事迹在我校传为佳话。许多同学向她看齐,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

"科学、活动、教育一体化革新计划"于1998年11月结题,并通过验收。

鉴定组成员: 组长:陈天中。组员:潘克勤、蒯超英、盛宝良、蔡正秋、孽瑞新、张明方。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