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教育信息化>>参考资料>>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几个问题 
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03-03-06   点击:   来源:信息中心   发布者:admin
马金保
  
  电化教育向现代教育技术过渡已成为历史的必然。顺应历史的发展,全军电教中心已更名为教育技术中心。当此转折时期,作为一个与电化教育风雨同舟20多年的电教老兵,为了不使自己落伍,为了不使工作失误,必须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认真的探讨。

  一、现代教育技术是什么

  早在80年代,有人就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探讨,时至今日,更呈"席卷"之势。那么现代教育技术到底是什么呢?

  任何时代、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有其"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构成教育行为与教育系统的一个基本要素,只是"技术"的含量和水平的高低不同而已。人类教育技术的水平与社会发展相适应,随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不同的教育技术。在人类教育技术的漫长发展历程中,先后大致经历了口语技术、文字技术、印刷技术、电子视听技术和多媒体网络交互技术五个阶段。严格地讲,教育技术不仅包括物化的媒体技术,同时还包括非物化的教育规则、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信息传播、教学管理、教学评估等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区别于"教育技术"关键在"现代"二字。它的理论基础是现代教育理论,它的现代技术包括音像技术、卫星通讯技术、多媒体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虚拟仿真技术等。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目前说法很多,尚无定论。综上所述,我认为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对学与教的过程和学与教的资源的设计、开发、使用、评价和管理,以促进学与教最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技术的关系

  教育技术包括传统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两大部分,二者的关系如何呢?

  1.传统教育技术向现代教育技术过渡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与质量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形式。由传统教育技术向现代教育技术过渡,当然也不会例外。这是因为:第一,由于人的传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对传统教育技术表现出较大的依赖性。第二,由于传统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各有其特点和优势,所以尽管现代教育技术在某些方面可能包含或覆盖传统教育技术的功能,从而使传统教育技术的某些功能降低,但它对传统教育技术不能断然替代,而是与传统教育技术呈现出一种交叠之势。第三,由于认识水平、技术力量、经济条件等因素,使各单位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水平呈现出较大的不平衡性,需要较长的"过渡"时间缩小差距,求得相对平衡。就是基于上述原因,导致了由传统教育技术向现代教育技术过渡是一个漫长的量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传统教育技术的某些具体媒体设备的使用范围会逐渐缩小,甚至消亡;但是作为传统教育技术这个整体概念来说,即使现代教育技术在整个教育领域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形成了核心,完成了"质变",却仍然不会绝迹。比如口语技术、文字技术,不管教育技术"现代"到何种程度,将永远伴随着人类,永远在教育技术中占有一席之地。

  2.传统教育技术向现代教育技术过渡是一种扬弃过程

  每一种新的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应用,都是由于它与旧的教育技术相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是,每一种教育技术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语言作为一种口语教育技术,将个人和他人在生产和生活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他人,尤其是下一代人,消除了单纯利用体态和表情传达信息的模糊和不确定性,这无疑是进了一大步。但是,口语技术对信息的传达方式是面对面口授耳听,辅以必要的体态和表情,时间、空间局限性太大。文字及印刷技术的产生,使信息可以脱离人体而独立存在,从而使信息传播突破了口语技术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信息存储、传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增大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但是,文字、印刷技术对信息的传播,只是依照语言文字规范进行线性描述,不能直接传播声音和形象。受教育者只能依赖于个人的抽象及形象思维来求得对知识的理解,而不能充分发挥其各种感官的学习效用。对于这个问题,当电子视听技术问世后得到了较好的解决。然而电子视听技术也有其不足之处。多媒体网络交互技术是目前最"现代"的教育技术,我们可以对其罗列出无数个优越性,但是我们也不能无视其缺点和不足。比如,教育传播要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和环境条件,对硬件、软件、应用环境和教育主客体双方自身技术水平的要求,均高于其他教育技术,不如其他教育技术的适应性强。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传统教育技术向现代教育技术的过渡中,应该合理地保留和发扬传统教育技术中那些好的思想、方法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真地反思与创新,决不能将传统教育技术全盘抛弃。我们只能泼掉脏水,而不能把孩子和脏水一块泼掉。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优长

  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三大支柱。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把声音、文本、图像、图形、动画等多种媒体,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并和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技术。网络技术是通过计算机间的相互联结,实现网上信息共享。网络可设置成局域性的,也可以进入国际互联网。通讯技术是对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撑。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并将更加广泛深入地显示出其诸多优长。

  1.改善学习环境

  多媒体技术是继文字、黑板、音像等教学媒体之后出现的又一种新的教学媒体。它可以通过声音、文本、图像、动画等媒体为学习者营造出形象、逼真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改善,使人的感官可以在同一时间内接受到同一信息源的信息。多媒体教材以图文声像并茂的方式为学习者提供知识、提供示范、提供练习。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使学习者进行角色扮演和体会。多媒体教学所具有的信息媒体多维化、集成化和交互性特征,极大的丰富了其表现力。这些均能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趣味性和启发性,增大学习者视觉和听觉的传递信息比率,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学习时间,增强学习效果,并有效地培养和促进学习者的思维创造力。

  2.丰富信息资源

  在网络的教学系统中,存储着专家、教师和计算机人员共同开发的大量数据、资料、程序、教学软件等,共同形成一个特大型的资源库,融为一个信息的海洋。比如网上书店,可以包揽国内外的著名图书;历史资料库,可以将国内外的历史资料分门别类存于其中;软件(课件)系统,可以向学习者提供所有的上网软件;专家板块,可以存储各个学科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的经验、学识,任学习者自由上网访问……所有这一切,是其他任何一种教学媒体和技术所无法做到的。

  3.扩大教学规模

  信息技术通过卫视可以把远距离的课堂搬上屏幕,走入千家万户;局域网和国际互联网的使用,可以使教学走出校园,冲出国界。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性,打破了知识的垄断性,结束了优秀教育资源只被少数人占有和使用的历史。网上资源可以向全社会开放,从而可以使全社会每一个求知者得以利用。通过网络,每一个人都可以分享到名牌学校的授课内容和主要信息资源。现代教育技术将使整个教学活动,从教育者、受教育者直至教学资源的使用过程,实现社会化;使传统的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家庭,走向信息技术存在的任何地方。

  4.促进相互交流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没有机会和班级的每个学习者进行交流。这个问题在网络教学中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在网络教学的课堂上,每个学习者都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屏幕上得到教师发送过来的信息,听教师讲解,看教师操作,并都有机会向教师提出问题,得到教师的个别讲解与指导。教师利用网络反馈原理,积极接受学习者反馈回来的信息,适时调整有关信息,以便使学习者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按照教育目的规定的方向发展。另外,教师可以选择任意一个学习者或学习组与其进行研究讨论,可以指导每一个学习者进行操作,可以将某个学习者的屏幕内容传播给其他学习者观看,学习者之间也可以进行网上交流,展开讨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5.便于个别化学习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普遍存在"一刀切"现象,致使学习者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了",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制约了人才培养。网络教学克服了这个弊端。在网络教学中,学习者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基础、学习进度和学习中的疑难,选学相应的学习内容,及时寻求教师的指导与帮助,真正实现个别化学习。另外,从宏观上讲,网络教育还可以实现教育个性化。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个人的天赋、爱好,选择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及地点。

  四、现代教育技术在军校如何推广应用

  在当今信息时代,推广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已无疑成为大势所趋。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技术含量高,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使其协调运转,稳步发展。作为军队院校如何迎接这场挑战呢?

  1.转变教学观念

  观念是社会需求的价值取向。教学观念是社会对人才需求所决定的教与学的价值体现。只有观念先行才会产生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军队院校传统的教育观念,一般表现为以学校为主要场所,以教员传授为主要形式,通过特定教员对特定学员的教室教学,使学员掌握既定不变的间接知识。这种成式化的教育,将学员个人的潜能及"兴趣"、"爱好"所抹杀,培养出的军事人才也必然是成式化的。成式化的军事人才是无法驾驭以现代技术为特点的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的。因此,教学观念必须由传统的成式化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要实现素质教育,就必须依赖于现代教育技术,积极更新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把学员当做自觉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主体,使教员履行指导、帮助的职责,促进学员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个性,真正成为具有驾驭现代战争能力的高素质军事人才。

  2.理顺组织机构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军队院校的推广与应用,打破了电教中心的一统天下。各院校先后组建了网络中心、多媒体中心、计算机模拟中心和仿真中心等等。这些机构的组建对于推广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建设和完善足够的多媒体教室,满足教学需要,使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在全院得到普及。第二,建设和完善校园网,从教员、学员的般网上查询逐步发展为网络教学。第三,扩大联网范围,冲出校园,走向校际、社会,甚至国际,真正实现远程教育。第四,建设仿真、虚拟教育设施,使军校教育逐步进入仿真、虚拟世界。基础设施建设因受人力、财力限制,不可能齐头并进,一哄而上。但是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积极创造条件,凭着有限的人力、财力努力向这个目标奋进。

  4.抓紧软件开发

  修公路是为了跑车,建仓库是为了储货。如果没有汽车、没有货物,公路和仓库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现代教育的基础设施建的再好,如果没有一定的软件作支撑,就成为空壳,形同聋子的耳朵。对于软件建设,一是靠自行开发,二是靠从外引进。从外引进,避免重复劳动,省时、省力,一般也省钱。因此,对于一些通用软件,引进的方法是可取的。但是作为一个院校来说,必须根据本院学科内容、教育对象和教学特点等,开发出相当数量规模的、具有本院特色的软件。目前各院校的软件开发,从质量到数量均距现代教育的要求相差太远。只有丰富了网上的信息资源,才能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软件开发、制作,小到一个课件,大到一个数据库,均不是信手拈来,一挥而就的,而是需要耗时、费力,付出艰辛的劳动。因此,为避免"等米下锅",在大力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软件开发工作要统一规划,尽早着手实施。

  5.搞好人才培训

  现代教育技术推广与应用,人才是关键。目前各院校的人才素质与现代教育的要求相差较大。教员中有相当一部分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比较薄弱,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差,网络知识欠缺,影响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负责教学管理的领导和机关人员,为数不少者不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内行,因而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应是指导不得力。教育技术专业人员、软件开发人员、计算机网络人员,均有部分同志与本职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搞好人才培训。在人才培训中,既要搞好普遍轮训,又要突出骨干培养。通过人才培训,在普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上,尽快建设起一支熟练掌握多媒体应用、软件开发、网络设计与建设能力的现代教育技术骨干队伍。

  现代教育技术对我们来说,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作为教育技术专业工作者,应振奋精神,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切实履行好岗位职责,努力为国防教育事业的现代化,铺路搭桥,挑担拉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