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教育信息化>>参考资料>>浅论网络教学与创新教育 
浅论网络教学与创新教育 
发布时间:2003-03-06   点击:   来源:信息中心   发布者:admin

薛林群 高光智 田 莉
    在现代教育中实行创新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创新教育不是空泛的教育新观念,而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军队院校在实施创新教育过程中,不仅要转变旧的教育观念,而且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必须紧紧抓住网络教学这一制高点。

  1、网络教学是创新教育的必然结果

  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反映在军事领域,就是科技和知识正在成为影响战斗力构成的核心要素。知识化军事是高新技术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必然产物。如果说体力经济时代造就了体能化战争,资源经济时代孕育了机械化战争,那么知识经济时代所催生的便是知识军事的来临。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通过80年代以来的几场局部战争,特别是海湾战争和后来的科索沃冲突,知识军事的特点已经为人们所认识。知识军事的特点可以简单概括为:一是知识和信息成为战争制胜的关键因素;二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在未来的战争中具有特殊的价值;三是高科技武器成为未来战争中的主要武器;四是部队战斗力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对信息和知识的产生、传播和使用能力上的差异。

  军事知识化对整个军事领域发起了全球性的冲击,新的军事革命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要面临的严重挑战。要想在这次冲击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要着眼未来,立足现实,抓住机遇,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创新体系。创新是为了领先和保持领先,是军事发展的灵魂。军事创新体系是迎接知识化军事,解决我军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一个涉及到军队建设每一个环节和方面的大系统。作为我军军事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军队院校的创新教育就是要为知识军事服务,其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培养人才,培养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既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又能够创造性的使用知识的人才。

  网络教学不仅是一种能够提供信息来源的工具,而更是能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发展、问题解决和反思能力的"认知技术"。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那些独立完成多媒体信息的采集、存贮、传输、加工和显示的多媒体计算机或工作站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实际,需要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将分布在各地的多媒体教育系统连接起来,构成多媒体网络型教育系统。网络教学的任务就是要为受教育者提供一个有利于观察、思考、比较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开发有助于创造性教学的软件资源,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化教师队伍,开展教学实验,探索并构建创新教育的新模式,探讨创新教育的规律。总之,一切是为了构建"创新教育"的新模式服务,一切是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这正是网络应用的核心。面对知识化军事的挑战,加强网络教学,是构建创新教育体系,全面实施创新教育的必然结果。

  2、创新教育必须紧紧抓住网络教学这一制高点

  创新教育将成为未来的军事教育新模式已是必然,并且,面对知识化军事的挑战,构建创新教育新模式,尽快为我军的现代化服务,已经成为我军军队院校的迫切任务。"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谁抢占了这个山头,谁就在新世纪中处于有利的地位。"网络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面对未来知识军事的发展,在军事创新教育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网络教学这一制高点。

  首先,多媒体系统所提供的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有利于创设接近真实化的教学情境。多媒体系统和传统教学手段不同,它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的实验证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其余来自嗅觉、味觉和触觉。可见,人类接受信息是多种感官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视觉和听觉是最为重要的。而多媒体系统在传输信息上具有媒体形式多样化和综合性的特点,既能看,又能听,还可以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教员讲课要强得多。另外,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可以创设一种虚拟的现实世界,使学习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虚拟现实"的环境中,学员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作为一个实际的参与者进行各种学习和操作,这显然会大大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效率,并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望和创造灵感。

  其次,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促进其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人机交互是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显著特点,是其它任何媒体设备所不具备的。多媒体系统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环境,而且可以实现即时信息反馈。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使学员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同时,多媒体系统的这种交互性还有利于发挥学员的认知主体作用。在多媒体系统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员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如果课件编制得好,连教学方式也可以选择,比如可以采用个别化教学方式,也可以选用协商讨论的模式。就是说,学员在这种交互式教学环境中具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听从教员摆布,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再次,计算机和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培养合作精神和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传统CAI只是强调个别化教学,但是随着认知学习理论研究的发展,人们发现只强调个别化是不够的,对培养高级认知能力(例如对疑难问题求解,或是要求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等)而言,采用协作式教学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协作式教学,即要求为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通过"协商"、"辩论"、"会话"等方式进行"意义建构",并自然地(而不是靠教员的事先安排、控制)达成共识。这不仅对问题的深化理解和知识的掌握运用大有裨益,而且对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而,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协作学习正日益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研究与关注。可以说,协作式是最能体现网络特性,也是最有利于21世纪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策略之一。

  最后,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所谓超文本,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用网状结构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包括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与信息加工能力)是信息社会所需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两种重要的能力素质,而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需要特定的、有较高要求的教学环境的支持。多媒体计算机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正好可以为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环境。众所周知,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于学员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这样就为学员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土壤。

  3、在发展网络教学进行创新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改革旧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教育已是人们的共识,在创新教育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也成为教育工作者的迫切愿望。在发展网络教学进行创新教育过程中,笔者认为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网络教学不是创新教育的唯一途径。我们认为创新教育必须紧紧抓住网络教学这一制点,并不是说网络教学就是创新教育的唯一途径。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包括新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诸多方面。网络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能涵括创新教育的方方面面,也就是说,仅仅立足于网络教学来进行创新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二是网络教学并不神秘。多媒体网络型教育系统,实际上是把家庭、办公室、学校、一个国家、几个国家,甚至全世界都连成一个双向视频网络,任何老师均可通过WWW服务器发布讲稿,并把WWW服务器上的多媒体信息通过网络传授给学习者,实现把学习时间、地点和进程的控制权还给学习者,真正体现出一切信息向一切学习者开放和教育面向每个人的理想境界。了解了网络教育系统之后,我们不难发现,网络教学其实非常简单,并不神秘。实际上,网络和其它的家用电器及办公设备很相似,我们通过阅读使用说明书就能够掌握传真机、复印机和手机的复杂功能,我们也能通过适当的教材学会使用网络。作为使用者,首先应该去除对网络的神秘感,并不是电脑专业人员才能通过网络进行教学的。

  三是网络教学本身也需要不断创新。新一代的互联网将为借助网络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在技术上铺平道路,但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新的传授媒体可以传授新的理论,也可以强化旧的思想。我们已经看到有的网络学校,运用的是新技术,推行的却是变本加厉的呆读死记式的应试教育。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不断探索在网络教学中应采用什么形式才能真正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只停留在运用网络进行教学这种外在形式、而不进行内在实质性的创新是远远不够的。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在飞速发展,网络教学也需要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不断创新,在现有的网络技术上停滞不前,终有一天会被淘汰。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