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教育信息化>>参考资料>>小议说课 
小议说课 
发布时间:2005-05-17   点击:   来源:信息中心   发布者:admin

听课评课,总有说课,随着教学竞赛内容的不断充实,说课也成为了教学竞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按照我们一贯的思维,“说课”无非是将自己上的一节课以简单的语句概括并介绍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个一贯思维不是我强加的,而是在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许多老师说课,就是以这样的形式展现的。这样有错吗?答曰:没错。但这样的说课可以说没有起到说课的真正目的。

说课是为了什么?应该说,有这么几个方面的作用。其一,通过说,使听者对整节课的整体结构有个大致了解:其二,通过说,使听者对整节课的教学思路有初步认识;其三,通过说,使听者对整节课的设计意图有进一步认识。如此看来,说课似乎是为了使别人明白什么,然而对执教者自己呢?这往往也就是我们说课者忽视的,关注了他们的听,却轻视了说课对自己的促进作用,这就造成了说和做的不统一。那么,就于己而言,说课的目的在哪里呢?我想那就是一句话:通过说课,反思教学,找到自己的不足,发现存在的问题,吸取经验和教训,同时也将这些经验和教训作为重要信息反馈给听课者,这才是说课的更深层次的意义。

综上所述,说课是同时为说和听两者服务的,清楚这些,我们就可以对说深说什么有了把握的尺度。

说课要说课堂教学的结构。既然是说课,整个说课的中心环节就应该围绕课来展开。说课堂教学的结构,首先应该说一说课堂设计的整体思路,是在什么样的思想指导下设计教学的?以本着达到什么教学目的开展教学的?应该有个交代,这是个头,有了创新的指导思想才有创新的教学设计,就能使教学有个良好的开端。其次要说环节,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设计了哪些环节,都是针对哪些教学内容设计的?都设计了哪些活动?这就是个流程图。这部分的说,最关键的是说构想,设计这些环节,为什么要这样设计2是从什么样的角度出发的?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好处?这就像体育频道解说员解说球赛,这个球踢得好,为什么好?好在哪里?为什么这样就是好?起到了什么作用?让听者一听,豁然开朗。

说课要说得失。以前听说课基本上都是课前说,其实课还没上,任你说得天花乱坠,可到课堂上一看,好是好,实现不了。听者所得到的只是说课者嘴里所谓的创新和巧妙,而这些创新和巧妙却得不到实践的检验,成为空谈。所以,我提倡说课说在课后。一节课结束后,无论是听者或是教者,都经历了上课的过程,心里也都有了个底。这时候再来说课,彼此也都有了对照。其实大多数听课者在听你的教学设计时不会产生共鸣,只有当你的说和他存在脑中的实际对号人座时,共鸣才会产生;另一方面,在新课程的今天,听课者在听课时更希望得到的是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因为这些比之一些口头的空谈更能运用于教学,况且口头的空谈,在书报上已是司空见惯。所以,说课要课后说,更要说得失。尤其是做得不够的地方,要敢于去说。但在大庭广众之下承认自己的失败的确是要勇气的,但如果你能够鼓起这个勇气,也将得到大家对勇者的回报。

说课要用比较法来说,和什么比?两个方面,一和以前类似知识的教学比,这样才能体现这节课的不足,才能体现课的独到之处。二是和计划实施的方案比,计划内是如何实施教学的,实际上往往有些偏差。因为学生是活的,课堂是活的,教学是要机智的。这个比较很重要,为什么实际教学和计划教学有偏差呢?问题出在哪里?是向好的方向发展了,还是不尽人意?这些其实就是经验和教训,就是为听者今后将所得加以运用时提个醒。

说课最重层次,最讲切合实际,要有条不紊,头头是道。有的说课是一锅粥,思路。想法、设计、反思都混在一起,说的人越说越糊涂,听的人越听越头晕。听没有看的直接,所以说一定要有层次,首先、其次,然后,分片分块。说课要讲切合实际,尤其是课后的说,千万不要说和做不得统一,说的不如做的,听者以为是谦虚,做的不如说的,那定然是言过其实。课前的说也是如此。不能说得天花乱坠,想以说来弥补课的不足,只会加深听者心头的落差。

说课要有情感。说课不是念稿子,应该是油然而生,应该是和听者的交流。居高临下的说课,疏远了彼此的距离,更淡化了说课的效果。就像上课和学生的交流一样,整节课并不只有执教者在经历,每一位听课者都在经历,尤其是同为教师,更会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每一位听课者的心里都会自问:如果是我,会怎么上呢?上课一个版本,其实在听课教师的心中已经有了几百个版本。因此说课就是在交流,表面上是执教者单方面的说,然而在每一位听课者的心里都有一次思维的碰撞。而这个碰撞需要情感作为基础。说课时,不妨把“你们’政为“我们”,不妨从讲台站到大家的中间,这些都是拉近距离的好办法,也是使说课更有效的催化剂。

说课是门学问,也是门艺术,更是基本功。公开观摩要说,平时上课也要说,说在哪里?以写代说,写入教学反思。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在课后反思,而每一篇教学反思都是好的说课。将说课作为备课的组成部分,就可以避免临阵磨枪的仓促,更增添了临阵的游刃有余。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