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期以来,我校的电教工作根据省电教馆、市教委、区信息中心的安排部署,我们以邓小平理论为指针,加强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提高工作,加大电教硬件和软件的投资力度,提高电教设备的使用率,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实验和应用的研究,探索和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力地促进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现将一学期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
随着素质教育的倡导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校领导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推广方面十分重视。
1、制订多项措施,出台《浦小网站管理办法》,鼓励、奖励教师将学到的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去,提高了课堂效率,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2、加大资金投入。本学期电教软件方面加大了投资,添置数千元的软件及相关资料。为了解决师生用电脑紧张的问题,本学期又为三—六年级每个班级配备了电脑。
3、在学生电子档案包的推广工作中,学校专门成立了实验领导小组,继续在三、四年级开展实验工作。
二、继续加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研究,全面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构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创新理想的教学环境,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内容的更新和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的改革,建立完善的、开放的、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和素质教育机制,形成与社会经济互动发展的良性循环。做好各年级信息教育课程的指导工作,加强课程研究,加强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
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加强注重校园网应用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 定期对学校校本培训、信息技术课进行调研。
1、构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创新理想的教学环境,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内容的更新和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的改革,建立完善的、开放的、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和素质教育机制。
2、以现代教育技术为突破口,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和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现代化教学模式,建立培养跨世纪新人才的机制。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利用网络的便利和数字教学平台的技术,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渗透到每一门学科中去。
3、全面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增强教师、教育行政人员及校长的信息素养。开办在职学科教师培训班,做好校本课程的培训工作。组织教师参加第三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培训,做好相关的培训工作。
4、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高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全面落实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大普及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的力度。本学期加强教学研究,充分利用数字教学平台大力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研究。
三、以加强信息技术培训为切入点,推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创新提高
1、根据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量化考核管理,完善对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管理制度。力求在期末考核中获得好成绩。
2、进一步加强青少年计算机科技教育活动。积极参加全国、省、市青少年电脑绘画,小报制作、网页制作等比赛的培训与组织参赛工作,在普及面上抓提高;要加大宣传,规范教学,扩大参与面,多出人才,快出人才, 创出特色。组织部分学生参加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3、积极做好电教资料、代办费协调工作,进一步完善电教教材配管用的各项制度。
四、存在问题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还是薄弱环节,学校资源库还有待充实,教室电视机的利用效率较低,有关制度还需完善。相信电教工作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2005.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