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教育要闻>>北小: 也谈“二备” 
北小: 也谈“二备” 
发布时间:2006-02-18   点击:   来源:信息中心   发布者:beihuan









  我们学校是从上学期开始尝试二备的,开始的时候我和很多老师一样不适应、不理解,甚至觉得是没有必要,所以开始写二备我一般是把一备的教学流程再简单的罗列一下,很少有修改,也没有重新的思考,因为我已经习惯了很多年以来先备课然后照着教案上课的程序,但是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达到减负增效,这就对我们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宁可自己多费时,不让学生做费题,所以仅凭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一次备课是远远不够的,就像我们写一篇文章,总要经过多次琢磨、反复修改才能让它臻于完美。经过一学期的尝试,我发现二备虽说是对一备的补充和修改,但它对课堂教学却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真正落实了减负增效。
  我曾经教过几次二年级,教案是以前备的,但是这一届学生变了,学生的特点也和前一届不一样,而且有了前几次教学的经验教训,在二备时有了很多重新的思考。具体我是这样来进行二备的:
补充:
  例如:在备9的乘法口诀这一课时,在一备中我是直接激趣导入的,但是结合本课的难点,又根据前一轮的教学经验,这样直接导入新课很难突破难点,因此在二备时我就补充了几十减几这样一组口算:70-7=   50-5=   80-8=   ……通过这组口算,让学生初步观察感知一些规律:(1)这些算式都是几十减几。这一规律为后面编制乘法口诀几九就想几十减几做准备。(2)得数十位上的数字比几十的几少1。这一规律为后面寻求口诀十位上的数字比几九的几少1铺垫。学生也许会发现更多的规律,这些规律的发现为后面发现口诀的规律,从而突破难点做了很好的预设。
修改:
  例如:同样在9的乘法口诀这一课,一备时我使用了书上的一张表格,但是我考虑到以前根据这个教案上课时,这一环节的教学并不理想,因此在二备时经过反复推敲,我觉得问题出在这张表格上,因为低年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不强,而表格却采用了文字表述,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直观观察,也就阻碍了学生的思维。于是我尝试着对书上的表格进行了大胆的修改,把原来表格中“比10少1是()”改为“10-1=()”,“比20少2是()”改为“20-2=()”……整个这一列都由原来的文字表述改为算式,和前面补充的一组算式相互呼应,这样突破难点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后来实践也证明这一改动是很有必要的,课堂教学效果有了很明显的提高。
深入拓展:
  例如:我在“估算练习课”一备时觉得估算应该很容易,不需要太多的讲解,因此备课时就轻描淡写了。后来随着教学的深入,我发现学生上课发言或做练习时并没有我预期的那么好,他们的估算很没有条理,更谈不上方法,特别是后进生估算速度很慢,还经常估错,这时我知道一备时我高估学生了,所以二备时我在估算这一环节上进行了深入拓展,并结合82-55,让学生掌握估算方法A(略)、B(略),以及估算的一个特例。
圈点勾画:
  对一备中一些好的设计,重要的环节,重要的词句我还经常进行圈点勾画,在二备中进一步理清思路。
   这是我上学期二备的一些方法,在今后的备课中我会继续坚持二备,甚至根据需要进行三备。功在备课,效在上课,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托起北小灿烂的明天!
                                         数学教研组 丁红枫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