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30、31日两天,我校顾燕茹老师有幸参加了在无锡举行的江苏省首届东南亚小学华文阅读教学研讨会,听了无锡、新加坡、泰国和台湾四个国家地区的6节课,感受颇多。在新加坡、泰国,华文都非母语,而他们的老师竟然能讲那么流利的中文,对华文阅读教学有那么深入的研究,令不不得不敬佩,同时,也让顾老师深深感受到华文的魅力和它的影响的深远。怪不得有人说,世界上有两种语言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一种是英语,另一种就是华语。著名作家冯骥才说:“民族文化是民族的一根神经。”在外来文化大肆入侵的当今社会,我们有责任宏扬民族文化,让孩子们了解到母语的重要性。
顾老师告诉我们,这次活动让大家在比较中认识了自己,发现了别人。虽然国家和地区不同,但各地的教学理念都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她还谈了各个国家地区阅读教学的不同之处。
一、大陆阅读教学
1、更注重文本本身。(内涵的开发和挖掘)
2、更注重教学过程的完整、规范、严谨和精致。
3、更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
4、更注重教师自己在课堂上的驾驭和表现。
二、新加坡和泰国的阅读教学
1、更注重从实际出发。因为在这两个国家华文非母语,他们的学生对华文有陌生和畏惧感,所以在教学上,教师先解决学生的兴趣问题,注重营造快乐的心境,让孩子快乐起来。
2、课堂教学更注重动和互动。
在新加坡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孩子一节课都在活动,从“开火车”到“开地铁”,再到“棋盘游戏”,孩子们在活动中经历、探究、体验,兴致高昂。
3、更注重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
泰国和新加坡老师所上的三节课其实都是阅读综合活动课。例如新加坡陈丽香老师所上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在学生说过读课文的感受后,就引导学生提出帮助穷困小朋友的办法,然后分组进行广播稿、招贴画、诗歌和情景剧的创作,发挥了学生多元智能的创造力,把各个学科的知识融为一体,大大拓宽和综合了语文的边界。
4、寻求华文背后的理论支撑
(1) 种子教学法。这是新加坡2004年11月开始推行的一种教学方法。种子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互动性强的教学法,散播种子于课堂之中,从多方面提高学生学习华文的兴趣。它有16字真言“多听多说,有效识字,读写跟上,快乐学习。”以此为指引,创设情景,让学生自由、活泼、轻松、快乐地学习华文。教师让学生一面游戏,一面活动,一面学习,寓教于乐。
(2) 故事线教学法。这是英国的一种教学法。这个教学法要求学生在学年一开始分组讨论,组成一个个虚拟家庭,小组必须为他们的虚拟家庭设计不同的成员,这些成员有着不同的身份、年龄、性格、爱好等。小组也必须为这些虚拟的人物设计不同的造型。教师可以在学年的不同阶段将它引入教学中,让学生所属的的人物发表意见或进行角色扮演。
(3) 多元智能教学法。“多元教学理论”源自美国哈佛大学教授Hloward Gardner。他认为每个人都具备八种天生的智能,这八种智能是语文智能、空间智能、肢体智能、数学职能、音乐职能、自然观察职能、人际职能和内省职能。但发展的程度因人而异,在日常生活中处于潜藏状态,当得到适当的机会时,便会释放出来。由于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其职能的发展各不相同,所以教师必须在教师上不断地尝试与调整,以发展学生多元智能为思考中心,设计教学。要有效地运用多元职能教学法,就必须在教学环境、学习材料、学习方式上丰富多样化,在进行过程中,要充分提供学生探索与交流的机会,并从中不断地认识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以作为今后设计更多更有效教学活动的依据。这其实就是我们经常强调的因材施教。
必须说明的是,多元职能的教学法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延伸,是在学生彻底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词汇的前提下进行的一种智力延伸活动。
三、台湾的阅读教学
自台湾的风云教师苏兰老师的一节课,让我们对语文有了新的认识,新的发现。苏兰老师选择了《微笑的鱼》(心灵的)、《乌龟也会飞》(国际的)和《最后的猎人》(生态的)这三部影片作为教材,培养了学生的聆听观察能力、创造思考能力、说话表达能力、生活应用能力和阅读欣赏能力。让我们认识到语文绝不是一本教材,教材并不是唯一的资源。国家督学、江苏教育学院研究员成尚荣说:“阅读教学是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解读教材就是在不断地求解,求解教学观和教学资源观。”苏老师的课正是让我们领悟到,阅读不仅是读书,还可以读人、读广告、读电视、读电影、读舞台演出、读好山好水,读生活中所有一切具体到抽象的东西。所以,当然也包括了读音乐、读建筑、读画、读各式展览、各类艺术、各种文化,甚至读你的心。我们常说,要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苏兰老师在音乐、美术、电影、朗诵上都有很高的造诣,甚至对文物也很有研究,所以她的课堂才会那么丰富多彩。我想这是我们需要学习和努力的,除了本学科的有关知识,我们还应开拓自己的视野,多听、多看、多学其他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因为不知在什么时候,它也许就能在你的课堂上发挥作用。怪不得有人说课堂智慧是由文化铺垫而成的。
最后,顾老师用台湾教育家赖秋江、陈文如提出的三条教学宣言和各位老师共勉:
1、不当永远的老师,要当永远的学生。
2、教学技巧必须不断地进行变通、变革、变化。
3、爱是最佳良方,烦是老化毒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