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教育要闻>>“博爱”——人生之启程--博爱实习随感(一) 
“博爱”——人生之启程--博爱实习随感(一) 
发布时间:2006-04-13   点击:   来源:信息中心   发布者:boai

时光总是太匆匆。在“博爱”这艘加足马力航行的轮船上,我像位见习水手,铆足了劲儿准备迎接时刻的风浪挑战。无奈,船儿要靠岸了,我得进行短暂的休息了。

    在这短短的九周时间里,我这位门外汉被师傅领进了门,并一步步地摸索着。起初认为当位小学教师很容易,可自己也经历了这段征程,才发觉想象与现实的差距。我们书面知识学了,可实践经验不足。以前听课只记录流程,却从未注意过课堂中评价语、过度语的运用,也不去琢磨里面所渗透的新课程教学方法。直到自己上课,才发现自己懂得地很有限。

于是,我怀着满心的好奇与欢喜踏上了“博爱”的征程。

自打我的第一步迈了出去,很多的问题就暴露了出来,例如,教师对课文情境的创设、课堂的主动权、教师的有效提问与正确引导等。在我灰心之时,王老师安慰着我,这些是新教师身上都会出现的问题,只要有悟性慢慢学,从实践中进步就行了。每次上课前她都会很耐心地指导我,帮我逐字逐句修改教案;课后她又帮我指出不足。我在虚心学习的同时心中很是感动与感激。

特别是最后的汇报课《荷花》。我两天试上两个班,第三天正式给三(1)班同学上课。在这期间,我每上一课,王老师都会认真听课仔细记录,尽管四月份她也要去参加比赛,但还是耐心指点我这位徒弟。放学后,她还要求我把她当作三年级小朋友,说课给她听,大至课堂内容的模块设计,小至优美的过渡语,都要求我做到尽善尽美。因此,虽然我时间很紧迫,但还是争取一天出现一个新的转变。不上则已,要上则上到最佳,展现最完美的一面。

所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还没有达到十全十美的境界,但上完汇报课后依然沉浸在荷花的美丽世界中。这是我磨合时间最长的一课,从中学到的东西也可谓是最多了。以往的课只在三(1)班上一遍,面对的群体相同,而且要改正一些缺点也得待到下一篇课文。汇报课由于还借用了其他班,于是了解了学生回答问题的多元化,还试着会处理一些意外“状况”了。所以,我在教学实习中汲取了许多良液。

至于班队工作方面,我的心中还存有一丝愧疚。三(1)班的孩子们是那么地天真、可爱,与他们相处真的很快乐,说到分别还真是挺依依不舍的。我在实习日记中曾写到:假如我上汇报课时会紧张,那么孩子们的真诚的笑脸会是一剂良药。这是真心话。作为课堂的主体,他们很重要,沟通能缩短我们间的距离。在实习感想中我写到,希望能多与他们交流,当位好“伯乐”。而今,他们上课时也真的把我当位老师,而课后喜欢与我交谈。班队活动课前他们爱和我商量。我也试着从平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来观察学生们的长处、爱好等。当然,这种沟通时间依然无法如我想象的那么充足。有的同学年龄大了也内向了,我还未进入他们的心门。

当我也是小孩子时,读过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位学生受教师的某一细微举动感动了一生,而那位老师却全然不知。教育中便是这样,有时无心插柳柳成荫了。我期盼着自己也能做到,发现着孩子们身上的闪光处,把自己的感动也传染给他们,正如“博爱”船只上的BAJS(博爱教师)栏中所写“用爱心滋养爱心”。

船儿靠岸了,代表着一段旅程的结束,挥一挥手,与身后的船只告别。相信不久,我这位“水手”还会踏上新的征程的。

 

                                            实习生:邹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