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教育要闻>>博爱:有感于常州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配置及专业发展研讨会 
博爱:有感于常州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配置及专业发展研讨会 
发布时间:2006-04-28   点击:   来源:信息中心   发布者:boai

2006427日常州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配置及专业发展研讨会在市蓝天实验小学举行。研讨会围绕了三大问题展开: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配置的方式。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配置方式的产生背景及原因。3、所采取的师资配置方式在实践中的优势与劣势。

研讨会上,常州市新桥中心小学的陈老师很详细地分析了近几年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情况:起初,学校以打乱班级为组织形式,师资配备是一个主指导和一个副指导分别进行课题的主运作和小组个别指导,从而达到点面结合,但是这样的组织和配备最后出现的问题是师资的闲置,因为各个小组确定的主题有长线和短线之分,往往长线主题需要一个学期甚至两个学期去研究和实践,但短线主题只需要花上一、两个月就可结束,这样指导短线主题的老师就会被闲置;接着学校吸取以往经验和教训,改进了方案,组织形式以各个班级为单位,配备两个指导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这种方案也产生了弊端,这样的活动方式比较地分散,而且不能充分地利用校外资源,有很明显地“两强”、“两弱”现象;经过几年的实践研究,最终学校确定了“三级管理”方式,即课题教研组→各年级组→任课教师,虽然经过多次的活动实践以后,发现这样的方式还是存在班与班的不平衡,但是通过现在的努力减少了班与班的差距。

翠竹中学的老师总结出了“因地制宜,有机整合,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合理安排学生的时间,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经验,取得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初步成果,办出了“以研究性为载体的探究活动”的特色。此外,翠竹中学的“叙事评价”成为了本次研讨会上的一个闪亮点,在对学生进行质性评价的时候,运用“师生协定评价指标----组织学生互评----对指导教师评价----出现争议允许‘上报’,教师技术性介入,共同协商解决----叙事评价”等操作方法。

逐渐地,很多学校的老师都踊跃地结合自己学校的特色,相互交流了各自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实施情况。

活动结束之前,蓝天实验小学的黄校长兴致勃勃地带着大家参观了校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劳动基地------蚕豆种植园,使许多老师大开眼界。黄校长讲的一席肺腑之言,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再次深刻感受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真谛:我们的学校可以说是‘城市中的乡村,东部的西部’,我们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农民和外来子弟工的孩子,但是我们会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他们应该和城里的孩子一样,拥有一片纯清的蓝天和阳光明媚的生活。我想让我的学生在若干年以后,回忆他的童年,那段在蓝天实验小学的净土上种植萝卜、种植蚕豆的经历是他们童年中最幸福、最有意义的事情。的确如此,我们开展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宗旨就在于“以人为本”的来实学生探索自然、亲近社会、发展自我的全过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