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题研究>>用尝试法教思想品德课效果好 
用尝试法教思想品德课效果好 
发布时间:2006-10-30   点击:   来源:信息中心   发布者:cuizhu

用尝试法教思想品德课效果好

 [摘要]邱氏尝试理论的精髓是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在教学实践中我始终遵循先试后导、先讲后练的尝试原则,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探索确立了尝试教学模式,优化了课堂结构,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道德认识和判断能力,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有效的配眼了学生的尝试精神、探索精神、创造精神。

[关键词]尝试法;思想品德课;效果

  今天的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面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现实,又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未来,时代要求我们的接班人具有较高的思想品德素质。要使现在的小学生具备高的素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完成教学大纲给我们提出的教育学生初步具有五爱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教学任务,教师必须着眼于未来,解放思想,更需要改革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背的旧式教学方法为先试后导,先练后讲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尝试理论之所以具有极其旺盛的生命力,正是因为它顺应了新时代的发展潮流,更注重学生开拓精神,自主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近几年来.我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当前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特点和生理、心理特征为依据,潜心研究运用尝试理论改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井从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和基本规律人手,经过反复探索、尝试,逐步确立了思想品德尝试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见表1

一、运用尝试法、设境激趣(情)

  小学生参加活动,接受知识往往以兴趣为转移。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是通向理想的桥梁.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中.必须强调趣味性原则.要千方百计地使学生感到有趣,因而好学乐学,而尝试激情.正是以故事、图片、电教等多媒体呈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形象化材料,激发学生学习情趣或引起疑问,把学生带如尝试学习的意境之中。(一)尝试激趣开讲.

  一节思想品出课必须有一个引人人胜的开讲。抓好这个环节,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一节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因而精心设计开讲十分重要.如教《珍惜时间》这一课时,我采用录像手段创设尝试揭题的情境,录像画面分别表现三个小朋友不珍惜时间的行为.看后设问:录像中三个小朋友做得对与否,为什么?学生发言异常踊跃,有的说,他们错在浪费了时间,有的说,他们错在拖延了时间.还有的说.他们没有时间观念等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帮助他们呢?教师的话音刚落,学生几乎是齐声回答:教育他们要珍惜时间。此时,教师板书课题,并引导学生审题:珍惜时间是什么意思?教室里树林似的小手举得老高,无须教师的讲解,一切都在尝试学习过程中,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尝试揭题、解题,并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下面学文明理之中,激情开讲获得了成功.

(二)尝试以情激情. 伟大导师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能  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道德行为的精神支柱,而教师以充沛的激情、精湛的语言去尝试激发学生的激情,诱发学生的情趣,拨动学生心弦,效果尤佳.以《节约水电》一课为例,教师在投放三幅幻灯片:碧绿的湖水 干裂的地缝 眼泪的同时,配以生动的讲述:那一望无际的碧绿的湖水变少了,更少了,留下了水洼,紧接着水洼消失了,地面露出了龟壳一样开裂的地缝如果地球上失去了水,那么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清水,将是自己的眼泪!上述教师精彩、动人的讲述,配以形象、逼真的画面,激发了学生的深思与联想——地球上的水资源是有限的,进而迅速准确地尝试揭示主题我们要节约用水。再如教《I做妈妈的小帮手》一课,首先让学生欣赏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那优美、动听、如泣如诉的歌曲,使学生心弛神往,纷纷站起来夸自己的妈妈好,这种未入其文,先动其情的激学,来自于有效地唤起了学生学习兴趣.来自于学生好表现、欲尝试的强烈求知欲的唤起、从课堂随记调查表可见,运用尝试法创设情境,以情激情,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习注意力,培养大胆尝试的开创精神。

二、运用尝试学文明理

  学文明理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的重头戏,学生能否尝试,尝试能否成功.回答是肯定的.在实施学文明理实践过程中我采用多种形式,如分析、讨论、实验操作、调查汇报、即兴表演等等,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放手让小马自己过河,亲口品尝梨子的滋味,享受成功的快乐,收到显著的效果.

(一)尝试表演明理。

  我根据儿童喜爱表演的特点,在教学中让学生尝试即兴表演,使学生在众多的同学评价、互助氛围中.设身处地去表演,去体验,从而获得准确无误的道德认识.如上《礼貌待客》一文,我为学生创设了老师到学生家中家访这一情节.然后由学生自荐当演员,分别扮演老师和学生进行尝试待客的即兴表演。学生在表演、看表演过程中,互相评价.不断矫正角色不规范的言行、这样,准确的文明语言和礼貌行为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记忆中,并为学生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讲文明有礼貌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学生爱表演,爱尝试,在尝试表演过程中心情愉快,学习积极性高涨,主体参与意识特强在这样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文明理.学生愿学.乐学.效果优佳,尝试即兴表演,自悟道理获得成功。下面的课后追踪测试调查表可说明运用尝试法让学生学文明理效果是显著的。

(二)尝试操作明理。

  现代心理学认为,实际操作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根据小学生年龄心理特征,让学生动手操作,探求知识,悟出道理,收效更好.在教《珍惜时间》一文时,为引导学生弄懂时间就是知识这一道德观念,我先请同学们看钟,静听闹钟的滴嗒声,尝试体验一分钟时间长短,再让学生分组计算或写字,最后统计算、写数据,在听、写、算、说的具体尝试操作过程中,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一分钟的价值,并准确地概括出时间就是知识这一抽象道理。尝试操作旨在使学生全体参与教学,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寓理于操作实践之中。

(三)尝试录像明理。

  采用先进的电教媒体,借助录像教材将大量生动、形象的寓立、故事、典型事例展现在学生眼前,为学生尝试明理提供了鲜明、生动、具体的感性材料。如《珍惜时间》一课,为使学生进一步明白时间就是胜利”“时间就是生命(财产)的道理.通过放录像《飞夺沪定桥》片断《消防车、救护车边行驶边鸣笛》片断,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把学生带到特殊的战争年代,火场、急救中心,在这种特殊环境中,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更深、悟理更明、录像这种声、像共现教学手段为学生尝试明理架起了成功的桥梁,同时也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尝试榜样导行

  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在明理、激情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确具体的行为要求,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生具有喜爱效仿,也善于效仿的特点,许多语言无法使儿童理解的东西,榜样的行为却能一目了然地呈现在他们眼前。运用身边榜样或名人、伟人典型事例强化道德形象,规范道德行为。即用榜样的形象,尝试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运用同龄人中的榜样则更能激发儿童情感的共鸣,激发他们尝试学习榜样的热情。同时,树立榜样是最有效的导行。教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结合本校开展雏鹰争章活动的实际。设计高年级学生争得自理章的录像情境,低年级学生看录像过程中,很易进入情境中的角色,这就促使他们把自己的行为与榜样的行为相对照.鞭策自己努力去尝试实践,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执教本课后,据本中队辅导员反映,学生争自理章的热情很高,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也让父母教着做。家长反映也异常强烈。纷纷说自己的孩于在家中自理能力强了,争着做家务。期末全班48位同学有45位同学,通过多次考核获得自理章

  教学实践再一次证明,运用榜样尝试导行能尽快地把学生带到课文意境中,给学生提供正确的认识,促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同时也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运用尝试,辨析提高

  运用课堂学习所明之理,联系实际进行辨析。一方面达到明是非、辨美丑、知善恶的目的、另一方面达到巩固课堂学文明理效果.进一步激发道德情感的目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导行,重在提高学生道德行为实践的认识,树立榜样鼓励他们学有所仿,扬长避短,争取进步.而设计尝试形式多样的辨析题,让学生在中辨析,在辨析中尝试.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道德认识,规范其道德行为。

(一)尝试录像辨析。

  借助电视教材,显示画面或呈现问题、事实(学与做 统习)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道德行为准则尝试从正反两方面去分析、思辨、提高辨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注意交通安全》一课,我为学生设计的录像辨析题有雨天行走、集体乘车、马路上玩耍、骑车带人等。学生通过看录像.凭借已知道路交通知识,能够准确无误地尝试辨析录像中小朋友行为的对与否,并指出其正确行为应该怎样做。学以致用,达到反馈与矫正。学生的尝试分析、辨析更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内化.同时也符合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感觉——知觉——实践的认识过程.

(二)尝试选择辨析.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行为实际,摆出一些现象,让学生尝试分辨哪些是对的.那些是不对的,以提高其辨别能力.如讲《爱惜粮食》一课时、我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尝试辨析题:下列行为哪些是爱惜粮食的行为,哪些是浪费粮食的行为:1. 小刚看到一头小猪在麦地里吃麦苗,就立刻跑过去把小猪赶到它的主人家里;2.小花看到大路上丢了几穗麦子,不加理睬;3.小方吃饭时,在碗里剩有一些米粒;4.小明把不愿吃的面包丢在垃圾桶里;5小莉把别人丢在地上的馒头抬起来拿给饲养员喂猪吃,这样的尝试辨析题摆出几种情况,有正有误,学生须通过尝试比较分析,才能判断正误,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指导学生的行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尝

  试明辨是非的能力。课后也分别对实验班和对比班进行了上述辨析题检测,其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班判断正误的能力明显高于对比班。

  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运用尝试理论结合电教媒体进行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能够形象生动地创设情境,以境育情,以情载理,情理相融,感化学生思想行为,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使学生学得轻松活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判断是非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句话就是优化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从实验班和对比班的期末综合检测可知,实验效果是显著的。

  邱氏尝试理论具有巨大的包容性,适用于各科教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我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尝试探索,完善尝试思想品德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沿着尝试一实践——再尝试一再实践的尝试之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为思想品德深的教学改革贡献微薄之力。

「参 考 文 献]

邱学华《尝试教学法》,福建教育出版杜

邱学华《尝试·成功 发展》.湖北人民出版杜。

吴慧珠:《名师授课录》小学因想品相、L海教育出版社。

裴梯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