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坊2006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教研计划
一、指导思想:
立足语文教育,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课程性质特征及其教学规律,面向全体教师,努力促使教师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实际教学行动。坚持以推进课程改革为核心,深化课题研究,加强队伍建设,强化质量管理,以教学常规为规范,创设和提供尽可能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小学语文课程。
二、主要工作
(一) 加强业务学习,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程实施能力。
认真学习,大胆实践推进语文课程改革。继续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等教育文件,转变观念。了解语文课程改革背景、指导思想、改革目标,熟悉课程标准的目标、内容和要求。针对《标准》中各阶段目标,结合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讨,使教师正确理解《标准》,提高解读教材的能力。继续注意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课程观,从“文本”走向“体验”;教学观,从“传道、授业、解惑”走向“教学相长”;人才观,从培养“笔杆子”走向育人“打底子”;学科观,从“封闭”走向“开放”;目标观,从单一的目标走向三维整合的目标。继续努力将教改基本理念转化为语文教学过程的具体行为,整合优化教学过程。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大胆实践探索。倡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与学生共读书。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一本教育教学专著,认真通读一种或多种语文教学研究刊物,认真制订与学生共读好书的计划并实施,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语文素养和教研水平。
反思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主客观各方面因素,对课堂教学中的典型言行进行反思、研讨对策。
具体工作:
(1)、组织教师进行专题学习,探讨课程标准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并寻求解决途经。每周二下午定为语文教研活动时间,单周为集体备课,双周为大组学习,每次活动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2)、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每月业务摘抄4页,并组织交流学习。
(3)、组织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写案例评析,心得体会,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研究氛围。
(二)落实课程常规,加强教学研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重视语文教学质量管理。继续以“五认真工作”为重点,加强过程管理,展开教学工作,重点抓好集体备课,规范集体备课的程序、保证集体备课的质量,避免形式主义;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和学科事例的途径和方法,探索网络环境下的语文学科课堂教学;作业布置要多样化,特别是在开放性、应用性、实践性方面有所体现,形式上将口试和运用操作相结合等。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特别要重视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审题、阅读、写字等习惯的养成,采取切实的措施抓经常,抓反复,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质量意识,重视质量管理。
1、进一步重视写字教学、朗读教学,加强口语交际教学、作文教学的研究,将已有经验推广开来,提升教师教学智慧,提高学生听说读写书各方面的能力。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加强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全面、准确、深入地理解和实践。要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来达到语文素养的全面
2、继续做好教学常规和学科质量评估工作。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
(二) 抓实抓好课题,提高研究水平,提高课程研究能力。
1、加强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努力做好学科建设,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力求突破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积极研究和改进教研组的建设,从而有力推动校本教研的开展。
3、重视过程管理,特别是增强课题组老师的研究意识,从实际出发,正确运用研究方法,由表及里深入思考,积累各种有效的资料,提高老师们进行课题研究的水平。
三、具体安排
三月份:
(1)参加区各年级语文教材分析
(2)制订校语文组工作计划及各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3)、组织教师学习区、校教研计划,学习学科常规。
(4)各年级写字第一阶段验收,重视基本笔画的书写是否正确、优美
(5)各年级基础知识第一阶段验收,提高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力。
四月份:
(1)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新课改的理论文章,更新教学观念。
(2)各年级写字第二阶段验收,重视字的结构是否正确、匀称,卷面是否整洁
(3)各年级阅读比赛,针对学生的薄弱之处补缺补漏
五月份:
(1) 组织教师观摩市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活动
(2)做好期中检测工作,并认真做好质量分析,写教学反思并组织交流,互相学习,扬长避短,更好地做好语文教学工作,提升全校语文教学水平。
(3)组织教师撰写语文教学论文。
(4)组织校“六 一”作文比赛。
(5)参加区毕业班复习研讨。
六月份:
(1)看优秀录象课,认真进行评课。
(2)各年级语基第二次检测(听写、短文分析)
(3)校迎“六一”诗歌朗诵赛(以班级为单位)
(4)组织教师进行业务摘抄交流,论文交流。
(5)做好期末检测工作
(6)做好毕业班有关工作
(7)整理上交材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