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教育要闻>>丽二:<昆山听课杂谈>简约语文 回归语文 
丽二:<昆山听课杂谈>简约语文 回归语文 
发布时间:2007-05-10   点击:   来源:信息中心   发布者:lier

   ——《江苏省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活动》观摩后感

这次有幸参加了江苏省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感受到了:语文课堂简约大气,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一、语文教学力求语文味

在新课程浩浩荡荡地推进中,我们经常看到在语文课堂上教者过重地追求人文价值的体现,情感目标过度凸显,忽视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工具性。但在本次的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中,我们又欣喜地看到了教者注重了语文课堂的语文性,使语文课堂流淌出浓浓的语文味。

1、嚼词析句,品出语文味。

如:在毕老师执教的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26课《水》一课,教师依然注重语文的双基教学,在引导感悟“勺浴”的痛快时,教师适时教学生字“勺”:“勺”外形象勺子,里面只有一点说明水珍贵。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从外形上记住了“勺”这个字,而且还体会到水的珍贵,了无痕迹地做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又如顾老师执教的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黄河的主人》一课中,引导学生理解“谈笑风生”一词时,首先让他们说说字典上的解释,接着让学生联系本段内容理解:“你从这段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乘客们谈笑风生?”最后,引导学生说说如果你们是羊皮筏子上的乘客会谈些什么?在这样层层推进的教学中,学生不仅理解了“谈笑风生”这个词,而且还掌握了解词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积累并学会了运用了“谈笑风生”这个词。学生从“谈笑风生”一词的理解过程中体验了乘坐羊皮筏子的从容自在,从而衬托出艄公的技艺高超。

2、琅琅书声,释放语文味。

如顾老师执教《黄河的主人》一课中,在指导第三小节读出作者看着羊皮筏子能承载六个人在湍急的黄河上行驶时的惊讶之情时,教师抓住了一个我们常人不会注意的“啊”字,让学生对去声的啊所表达的赞美与阳声所表达的惊讶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正确读好了这个词。在引导学生朗读能表现作者对羊皮筏子全部情感的句子“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时,教师创设了三个情境让学生反复品读:(1)羊皮筏子这么小,这么轻,作者感叹道——(2)羊皮筏子贴着水面行走真危险啊,作者感叹道——(3)羊皮筏子那么小,没想到上面还有人,多惊讶啊!作者感叹道——在如顾老师执教的苏教版小学语文第陈志明老师执教的第十册《爱如茉莉》一文中,在学习68小节时,教师先创设情境扮演爸爸与女儿对话,想象女儿是怎么骗爸爸的,然后教师创设朗读情境反复读第8小节:爸爸刚出差刚回来渴得直冒烟,顾不上喝一口水,然而——爸爸刚出差肚子很饿,没有吃我买的一只饺子,然而——爸爸刚出差回来很累,没有休息片刻,然而——

3、写作渗透,追求语文味。

如:本次的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有几位教师都非常注重在阅读课堂中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在《水》一课的教学中通过缺水的“苦”和“天浴”“勺浴”的“乐”的对比渗透了反衬这种写作手法的指导;在《青藏高原的一株柳》的教学中通过青藏高原柳树生长条件的恶劣与家乡霸河柳树生长条件的优越相对比,了解了对比的写作手法。此外,在透过青藏的高原柳树你想到了谁,渗透了借物喻人写作手法的指导。在《黄河的主人》一课中,教师在教学课文结束之时,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笔墨去描写黄河,羊皮筏子和乘客呢?从而领悟作者的写作手法——“衬托”,让学生阅读学习的同时学会了一种写作技巧。

总之,语文教学要上出语文独有的“语文味”来,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一节优秀的语文课,应该是“语文味”浓浓的课!

二、语文教学力求简约

“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促发展,以简化的教学环节,简单的教学方法,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理念在本次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得以体现。

在三天的学习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这些语文课堂就是我们身边的课堂,没有过多地追求形式,没有刻意去运用多媒体,没有过度追求课堂的热闹。我们欣喜地在每节课堂里看到了教师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安静下来,智慧飞扬;我们看到了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都注重了品词读句,读中感悟文本价值;有几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靠着自身扎实的基本功和一支粉笔伫立讲台,挥洒自如。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