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是初夏,下午的阳光照射在身上已经感受到灼热。在这样一个闷热的下午,学校组织我校全体环保小卫士、小记者和创新学校的小伙伴一起参观常州首座人工态湿地公园——蔷薇园。这消息犹如微风吹皱一池春水,同学们个个欣喜不已。
步行二十分钟,我们便来到目的地。这里芦苇片片,溪水静流,小陌纵横,让人仿佛置身于乡村田园。更重要的是,让我们这些在城市中长大的孩子有了一次和农作物亲密接触的机会。平日里看到妈妈从菜场买回的蔬菜,总猜想他们长在土中的样子,在这里,我终于可以一饱眼福了。绿油油的蚕豆,黄灿灿的菜籽,毛茸茸的豆角,一切都充满生机,处处都是生命的气息。
信步林中,举目望去,枝随风舞;静心聆听,叶随风歌。谁说草木无情,枝叶无声?然而,也有让人痛心的一幕:有一株树,树干被人折断,白生生的枝干裸露在外,触目惊心。我不由感慨:一干一枝,自芽生根,从根生本,历经寒暑,强者为干,弱者为枝,忍受风吹雨打,鸟啄虫钻才能成形,多么不易。如此无情攀折,就如我们人类遭受飞来横祸,怎能不令人心痛?!我不由上前,在受伤处轻轻绑上红布条,又慎重地挂上环保认养牌。
走在阡陌纵横的田垄间,眼前突然一亮,好一座别致的农家小屋。茅草做顶,泥巴为墙,竹木为栏,大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仿佛就在眼前。走进茅屋,古旧的水车、石磨,闲散的农具,仿佛在向我们述说先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
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忙碌开了。蹲下身捡起一个个垃圾,涨红脸提起一桶桶清水,神情严肃地挂起一块块环保宣传标语。同学们的每一铲土,每一勺水,每一块标语,都凝结着大家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绿色的渴望。
愿我们的行动成为一个起点,保护环境永远没有终点。
五(3)班小记者:米江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