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学年第二学期电教工作总结
2006—2007学年,对于兰陵小学电教组来说是丰收的一年。本学期我校紧紧围绕开学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开展工作。以信息网络建设为枢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服务于教学;以课堂模式改革为突破,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课程的整合,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并着力于校园电视台的建设,使之真正成为学校面向社会的窗口。现就一学期的的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
一、建立完善的校园网络系统。
开学初,为创建市一级校园网,电教组对校园网站进行了更新和维护,建立了新的网络平台,对原有的网站上的信息和资料进行了补充和更新。在此平台上,要求每位青年教师都建立自己的个人网页,各个班级建立了有自身特色的班级网页。在组建过程中,学校还组织青年教师和班主任进行个人网页和班级网页的制作交流,推选网页制作优秀的教师进行作品介绍,让每位参与者都分享好的经验和方法,从而使校园网络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工作,更好地体现学校特色。二、不断探索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课程的整合。为了促进学校电教工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各学科围绕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课程的整合的有效性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每位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都自制课件上一至二节校内评优课,聘请校外资深教师来我校参与听课、评课,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三、努力推进我校信息技术课的建设 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目前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我校在四至六年级继续开设信息技术课,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与技术相关的伦理、文化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并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四、组建校园电视节目制作组。
学校电视节目制作组在07年4月初成立了,组员包括组长蒋震、策划蒋晓茹、拍摄沈杜以及年轻班主任许丽华、陈云芬,她们俩筹划了英语和语文两大栏目。4月中旬,区节目制作组和市电教馆的领导到我校召开会议,对我校节目制作组的工作给予了帮助指导,使节目制作组明确了工作的方向,从而也进一步得到学校领导及各位老师的支持和肯定。
在美术组吴萍老师的大力协助下,小组设计制作了校园电视台的新台标作为全新工作的开始。其次小组内进行了视频节目制作摄、录、编的培训,使每一位组员都能独立制作节目。除此以外,大家还积极学习专业知识,于4月听取了常州日报副总编辑刘克林的新闻摄影讲座,从中得到许多专业技能的要领,提高了自身的拍摄水准。
本学期节目制作组参与了学校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全国集体体育竞赛第二季“阳光伙伴”活动江苏赛区在常州展开,我校代表常州参加比赛的角逐,校园电视节目制作组全程跟踪拍摄,记录下了那感人的一幕幕。由此制作的电视专辑《感动阳光》在全校播出后,阳光精神使兰小的每一位学生都受到鼓舞和激励。5月初,围绕“五一劳动节”我校六年级开展了“再寻劳模的印记”活动,小组制作了专题节目,同时这个活动也引起了常州电视台《社会写真》的关注,呼吁全市人民唤醒全体公民的社会公德。5月底,小组拍摄制作了“五年级爱心助残日活动”节目,该节目被常州电视台教育频道《阳光365》节目录用播出。目前,校第四届乒乓节活动全部拍摄完毕,制作节目有望在下学期与学生见面。到本学期结束为止,小组共在天宁教育信息网上发布了8条视频电视节目,5篇反映小组工作的博客文章,极大地宣传、展示了我校的风采,使校园电视节目制作组真正成为学校向社会展示的窗口。
在自我完善实践的同时,小组按时参加区节目制作组的活动,向兄弟学校学习宝贵经验,学习各校好的方式方法,在每次的学习活动中,我们既看到了自身的优势,也看到了自身的差距。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工作,使我校的电教工作再上台阶。
蒋震2007.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