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由此可见,家庭和幼儿园对孩子影响力度都很大,只有加强家园合作,才能真正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建立新型、有效的家园合作关系,我们老师在工作可以这样做:
以“共同的情感、目的”为基础
现在大多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家长十分关注孩子的一切,对孩子有独特的情感。那作为我们老师,与孩子朝夕相处,和孩子们一起生活、游戏,和他们之间也有着特殊的情感。所以我们要首先明确地带给家长这样的信息:我们的情感是一致的,我们的目的也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孩子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哪一个家长不爱自己的孩子,同样作为孩子的老师,哪一个孩子不是我们老师的爱呢?我们要让他们知道我们作为一名老师,面对的是一群可爱的孩子,他们带给我们无数的欢乐,我们对孩子同他们一样也存在着特殊的情感,孩子的进步是我们工作的最大收获。具体我们是这样做的:
1、微笑面对,真诚交谈。人际间的沟通,只有10%通过语言,其他的信息是通过非语言信息传达的。微笑能带给家长平易近人的感觉,首先在情感上拉近了和家长的距离。我们每次家长送孩子来园,下午孩子放学,我们总能保证老师在门口热情迎接,以微笑面对每个家长,每位孩子,让他们觉得,老师是温暖、亲近的,是很容易接近和交流的,让家长觉得老师是全心投入自己的工作的,是爱护、关心他们的孩子的。而与家长交谈时,我们总是本着以孩子的进步、快乐为主线出发的原则,真诚地让家长感受到无论老师说孩子的好或是不足的地方,都是因为爱孩子的缘故。
2、关心孩子,增进情感。因为孩子,我们和家长成为了朋友,孩子是我们家园合作情感的增长点,我们应用心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因为事实胜于美好的说辞。相信,孩子的进步和快乐家长能一丝一毫地感受到。例如:当家长看见来幼儿园接孩子的时候,她的衣服穿得很整齐,头发梳得很整齐,他们一定很高兴,认为老师是在乎自己的孩子的;当孩子回去对爸爸妈妈说,今天上课我手工不会做,后来老师来教我,我现在会了,你看我做的多好!家长听了就感觉老师是和他们一样关心孩子的。
3、细心观察,积极反馈。和家长交流,你要有素材,其中细心的观察很重要,如果你和家长交流时,家长问你孩子的表现,如果你每次的回答都是一样的:“不错”、“还好”。家长就会觉得你一点也没在意自己的孩子。所以我们在平时就多做细心人,“今天妞妞睡觉可乖了,早早就睡着了!”“今天做游戏时,恒恒做小厨师,可神气了,小朋友都夸奖他。”等等,这样简单事例的举例,让家长会觉得老师是实实在在关心孩子的。同时我们也能定时向家长主动地反映孩子的一些情况,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另外,我们还通过许多的方式,如:家访、家园联系册、家长园地、家园热线等形式,共筑家园的“共同的情感、目的”这一结实基础,为家园合作提供有效保障。
以“相互的尊重、信任”为原则
新《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我们可以从中看出:现代意义上的“家园合作”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家长工作”,也不是单方为主“配合”,所以家园之间彼此的相互尊重和信任是十分重要的。
1、不卑不亢,争取家长的尊重
现在,幼儿教育也被看着是一项服务行业,幼儿教育要为其家长服务,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因此,不少老师为了讨好家长的欢心,千方百计去迎合家长的需要,不管他们的要求正确与否、合理与否等,这样给家长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造成不少的家长对老师不尊重,瞧不起。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幼儿教师,就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角色意识,即明确自己在家长沟通工作中承担的任务,那就是建构心灵桥梁,让家园关系更好沟通。面对每天幼儿园发生的一切事情,教师要勇于面对,有信心和勇气,去解决,不要瞻前顾后,只要自己做的事情是公正、平等、对得起孩子,任何事情家长都会理解的。
2、真诚相对,换取家长的信任
首先,要取得家长的信任,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以教育者自居,不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家长,更不可动辄以教训的口吻去和家长说话。必须真诚相对,使家长乐于和教师接近,愿意和教师沟通情况和教师相互配合教育孩子。
其次,教师还应该真挚、热忱地对待每一位家长,对不同职业、不同文化水平、不同经济条件的家长要做到一视同仁,要抓住锲机注意和更多的家长交流,不要忽略了个别。
以“彼此的配合、学习”为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家长的自身素质和对教育的能力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上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更加重视。我们在家长工作中绝不能以为仅仅是幼儿园单方面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水平,还应认识到在做家长工作的同时,也是向家长学习的好机会。我们通过许多形式达到了 “彼此配合、学习”的效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