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计划通知>>朝阳桥小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品德与生活(社会)教研工作计划 
朝阳桥小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品德与生活(社会)教研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08-03-01   点击:   来源:信息中心   发布者:hexiaosu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继续深入贯彻实施《课程标准》,进一步落实新课标、新教材的指导思想及基本要求,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课程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功能;积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育模式,优化教学过程,倡导自主、合伙、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

二、工作要点

1、加强培训学习。在市、区教材培训的基础上,及时开展校内培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通过培训学习,使广大一线教师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教学评价及实施等,进一步更新观念,了解教材、明确教材编写意图。树立新的课程观,以便正确使用教材和组织教学,切实抓好品德与生活(社会)这门课程的建设。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它具有思想性、科学性、生活性、国情性、活动性、主体性、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生成性。因此,教学设计应从不同年级小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新教材,领会和把握其精神实质,精心设计、组织课堂和课外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去感悟和领会各种道德要求和生活中的常识,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化生活能力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同时,在使用教科书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不能教成“看图说话”;②借助主题活动图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③准确理解主题活动图的实质和目标;④准确把握主题活动图的线索;⑤以《纲要》和课程标准为首要依据和指导思想。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做好青年教师的指导与培养工作,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听课交流、教学观摩等活动。继续抓好新教材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教材培训,使教师进一步更新观念,了解教材、明确教材编写意图,以便用好教材和组织教学。通过培训,努力使教师提高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

积极做好与兄弟学校的学科交流活动。为大家提供必要的了解外面的教学信息的机会。通过开展各种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师把握教材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本学期市教研室将组织的天宁-武进区域联动教研活动,学校教研组将以次为契机,组织学校相关教师参加观摩活动。

3、加强教学研究。本学期,我们继续结合校本课题“诵读经典诗文,打照书香校园” 展开研究,组织教研组成员定期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立足教学实践,加强教学研究。任课教师要积极参与,提倡教师反思性教学,不断实践、研究、总结经验,提炼教学研究经验成果。收集并整理该学科课程方案设计、教学反思、典型课例、教学随笔、教学日记等多种形式的教师及学生的研究过程性资料。通过学习、交流、研讨等形式,努力把教研组建设成学习型、研究型、创造型组织。备课时力求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情感、备手段等,为科学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打下良好基础。其次要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研讨活动,通过课堂教学研讨提高教师驾驭教材、运用教法、实施教学评价的能力。促进本学科教师专业发展,努力提升本学科教学研究水平。

 

三、具体安排

二月份:

1、召开教研组成员会议,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

2、参加区思品教研组长会议。

 

三月份:

1、组织学习《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优秀论文和案例,开展有效研讨活动。

2、组织教师参加全市《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教材培训 

 

四月份:

1、组织教师充实教育信息网品德学科的内容,上传优秀课例、材料,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五月份:

1、组织教师参加天宁-武进区域联动教研观摩活动。

2、组织论文撰写和选送工作。

 

六月份:

1、参加教学经验分享交流研讨会。

2、总结本学期工作,上交相关资料。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