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红梅新村小学2007-2008学年
第二学期品德与生活/社会教研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为纲要,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为中心,以校本教研为基点,建立 “培训、实施、研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小学品德课程实施质量。坚持以推进课改为核心,以转变教学思想,接收、融合、运用新的教育理念为目标,着眼课堂教学,深化学科教研,努力使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适应新的课改要求,使教师专业水平、课堂教学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二、工作思路
(一)、加强学科培训,提高课程意识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使每位教师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教学评价等,抓好品德与生活(社会)这门课程的建设。
(1)、树立新的课程观,正确使用教材。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它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生成性等特点。因此,使用教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不能教成“看图说话”;②借助主题活动图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③准确理解主题活动图的实质和目标;④准确把握主题活动图的线索。
(2)、树立新的教学观,引导自主学习
品德学科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和兴趣,提供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足够的活动机会,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根据本地区、本校和具体学生的特点和条件,将多种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二)、加强校本研究,突出有效教学
本学期,学校开展了学生心理课题方面的研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品德教育所涵盖的。因此,本学期的品德教学工作将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积极参与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并结合清凉小学的“绿色教学”理念,打造具有清凉特色的品德教育。
(三)、加强教学研讨,促进教师成长
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实施新课程的关键是要有一支数量和质量都能够得到保证的教师队伍。通过让青年教师上研讨课,做好青年教师的指导与培养工作;积极参加区、市教研室组织的各项活动。
三、具体工作
二月份
1、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并制定好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备好课。
2、 做好市《品德与社会》五年级教材备课、说课比赛动员工作。
3、 检查思品备课。
三月份
1、积极组织部分老师赴南京参加四城区会课及研讨活动。
2、组织部分教师参加市学科教研基地(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学展示及教研组建设工作交流。
四月份
1、积极参加全市《品德与社会》五年级教材备课、说课比赛。
2、充实教育信息网品德学科的内容,鼓励学校、教师参与,上传有关信息、材料,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五月份
1、参加天宁-武进区域联动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听课。
六月份
1、教学经验分享交流研讨会。
2、总结本学期工作,上交相关资料。
常州市红梅新村小学2007.doc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