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难忘重阳节
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 居莉丹
一、 活动的提出
重阳节,每一年都过,但是有一些古朴的习俗却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渐地流失了。其实,每一个传统节日的习俗都有其独特的渊源,也都有着独特的节日韵味。了解传统节日,既是学生丰富对社会的感知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大契机,何不开发一下好好地利用呢?尤其是重阳节,因为还是我们中国的“敬老节”,就更有活动的空间了。
二、 活动的目标
1、通过了解重阳节的习俗,感受、积淀、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锻炼、提高搜集、处理信息、调查访问、与人交往、协作等能力。
2、通过学做重阳糕,了解重阳糕的做法,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开展敬老节的活动,激发关爱老人、孝敬老人的情感,培养关心老人、敬重老人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的优良传统。
三、 活动的时间 1个月
四、 活动的准备
1、调查同学们身边的有关重阳节的信息。
(1) 家乡的重阳节风俗是怎样的?
(2) 过节的时候家里做重阳糕吗?谁做?怎么做?
(3) 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策划者,你会组织同学们开展那围绕主题的哪些方面的研究、活动?
2、汇总同学们调查的结果。
(1) 有关重阳节的风俗,大家了解得还是比较全面的,提得最多的是吃重阳糕、登高。
(2) 有关家里做不做重阳糕,情况多样:有的是年年做,有的是有时间才做;有的是爷爷奶奶做,有的是妈妈做;做法上也有一些出入。
(3) 有关活动的策划,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研究活动,如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为什么要做重阳糕等;另一类是实践活动,如做重阳糕、去敬老院敬老。(有不少同学在调查的过程中得知了重阳节在我国又叫“敬老节”。)
3、调查情况分析。
(1) 学生很认真地参与调查活动,有的是请教家里人,有的是请教邻居,还有的是打电话询问亲友,还有一些进行了网上搜索。学生对该活动主题有热情,这个活动可以开展。
(2) 学生的提议很有价值,或说重阳节的故事,或做重阳糕,或拜访敬老院的老人,都体现了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由此,活动的顺利开展有了保障。而学生的能力与活动,定能互相促进。
4、全面了解有关重阳节的信息,确定活动子课题。
(1) 学生利用网络全面查找有关重阳节的信息。
5、分组,确定每个活动小组的成员及组长。
五、 活动的过程
(一)重阳节的风俗汇报活动
1、各小组分头准备。
(1) 集体商讨:汇报的方式有哪些?(表演小品、制作幻灯片、制作祝福卡等。)
(2) 各小组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选择适合的汇报方式,自由准备。
2、集体汇报活动。
(1) 赏菊小组汇报
①介绍重阳节赏菊风俗的来历;②利用幻灯片向大家展示众多菊花的图片,让大家体验赏菊的美好感受;③发布马杭菊花节的信息。
①利用幻灯片展示制作重阳糕的步骤,讲解制作方法;②提供事先准备好的做重阳糕器具,请进爷爷奶奶,带领同学们一起(分组)制作重阳糕;③采访同学们制作重阳糕的感受。
①介绍重阳节放风筝这个习俗的来历;②向同学推荐搜集到的贾平凹的文章《风筝》以及几首和风筝有关系的诗;③提议老师组织同学开展放风筝活动。
(4) 来历小组汇报
①以小品的方式汇报重阳节的来历故事;②谈排练过程中组员之间发生的矛盾,后来是怎么解决的。
(5) 饮酒小组汇报
①利用幻灯片介绍重阳节喝什么酒、酒的用途、和酒有关的诗词等;②请大家喝菊花茶。
①利用幻灯片向同学们介绍有关登高的诗词、登高的切身感受;②向同学们推荐常州适合登高的地方。
(8)品尝重阳糕
①每一小组的同学品尝自己制作的重阳糕;②一起说一说品尝自己做的重阳糕的感受;③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现场打电话给外地的亲人。
①告知同学们:从1989年起,重阳节被确定为我国的“老人节”,也叫“敬老节”;②为同学们播放一段某小学开展敬老活动的录像;③请同学说说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敬老活动。
(10)祝福小组送祝福
把自己亲手制作的一张张精美的写有重阳节祝福的小贺卡送到同学们手里。(前期准备:①买了很多五颜六色的卡纸;②从网络上搜集了很多有关重阳节的祝福语;③把卡纸剪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誊写祝福语。)
上述有关重阳节的集体汇报活动,同学们参与得始终兴致盎然,并尽心尽力。从同学们一张张兴奋与喜悦的脸上,不难确定,他们在活动中收获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也丰富了体验。该活动也得到了市教研室
(二)重阳节的敬老活动
1、回顾、集体讨论:我们可以为敬老院的老人做些什么?
大家七嘴八舌,意见大致为三种:
(1)送一些适合老人的礼物给老人们;
(2)为爷爷奶奶们表演节目;
(3)为老人劳动。
2、进一步商量:(1)怎样的礼物才是适合老人的礼物呢?
大家一起出谋划策:
(吃的)麦片、豆奶粉、牛奶、蛋糕等;
(用的)毛巾、肥皂、热水袋、围巾、手套等;
(娱乐的)扑克、象棋等。
总之,送出的礼物要是符合老人年龄特点以及身体状况的。
(2)可以为老人们表演什么节目呢?
同学们手到擒来:唱歌、跳舞、表演小品、朗诵诗歌、说笑话、陪老人玩。
3、联系敬老院。
为了充分利用每一个机会锻炼同学们的能力,特请住在敬老院附近的同学负责和敬老院的负责人员进行联系。反馈:负责敬老院的叔叔在了解了我们的心意后,非常欢迎。联络小组的任务顺利完成。
4、同学们自由准备慰问老人的物品和节目。
5、赴敬老院慰问老人。
六、 活动的总结
余音在活动的全面回顾篇中说:“最令我难忘的是重阳糕小组的汇报方式,他们不仅给我们介绍了做重阳糕的方法,还让大家亲自尝试着做了一次重阳糕。同学们按照指导员的指挥,先是筛粉,筛粉时要用手搓碎颗粒状的面粉,接着在蒸笼上垫上纱布,然后将筛过的面粉放在蒸笼里,再在面粉上放一张纸,用刷子把面粉刷平。同学们通过彼此之间的合作,将重阳糕的整体做了出来。下面该装饰了,大家将蜜枣、红绿丝、葡萄干、芝麻等装饰物按顺序放在了糕上,配合得相当默契。该上蒸锅了,我们将糕依依不舍地拿了出去。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同学们早已等得心急如焚。终于,糕蒸熟了,香味十足。大伙们迫不及待地拿出筷子,不管三七二十一,便狼吞虎咽了起来。‘好好吃噢!’同学们一边吃着,一边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吃到了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做出来的重阳糕,怎能不高兴,不欣慰呢?因为重阳节又称‘敬老节’,所以同学们还去了敬老院拜访老人,带去了许多慰问品,更为他们带去了温暖,带去了欢乐,这真是一次激动人心的锻炼!此次的综合实践活动到这就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好期待下一次重阳节的到来。”
蒋兴蓉在总结中说:“每一个小组的汇报都独具特色,就说赛风筝小组,他们事先在教室的墙壁上挂上了风筝;祝福小组,给每个同学准备了重阳的祝福卡片;饮酒小组,干脆还拿来了干菊花泡菊花茶给大家喝,说什么小学生不能饮酒,就用菊花茶代替……汇报活动结束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快乐,由此可见,这个活动我们开展得很成功!”
钱易灵在总结中说:“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一句老话:‘我们付出,我们收获,我们快乐。’”
周瑾在总结中说:“同学们,爱是可以传播的。大家一定听过《爱的奉献》吧,是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孙文杰在总结中说:“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因为它不仅教会了我怎样做重阳糕,还教会了我如何尊敬老人,也让我和同学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了。”
冯雯雯在总结中说:“这次《难忘重阳节》的活动是那么别具一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准备工作到汇报交流,再到重阳节敬老,都是那么令人难忘,那么耐人寻味!”
王晶晶在总结中说:“年年重阳,今又重阳,这个重阳节过得十分快乐。它让我们知道了有关重阳节的知识,让我们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让我们有滋有味地度过了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重阳节。”
盛阳在总结中说:“我们的活动圆满地结束了。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知道了重阳节的来历、重阳节的各种风俗、重阳糕的做法……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这个节日。”
本次活动采用自我评价、指导老师评价以及小组成员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有学生个体对自我的认识,也有他人对自己的鉴定。不论是自我肯定与批评,还是他人提出建议,均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势,学生在与他人的比较中,拥有平和、谦虚的心态,而他人评价也都能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整个活动从前期准备到后期评价,可以说都开展得非常有意义,深受学生的欢迎,家长也大力支持。
八、 指导反思
每一次指导长线的主题活动,感觉都非常辛苦,因为活动过程中总有很多意料之外的状况出现。然而,等到总结、回顾整个活动的时候,又总是很欣喜,觉得付出的辛苦是那么值得。
《难忘重阳节》让我又经历了一次指导的幸福。
资料搜集中,大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错过任何一点点跟主题有关的信息;资料处理中,大家争得面红耳赤,只为作一个最适合自己小组研究主题、尽量完美的汇报;为了做出成功的美味的重阳糕,重阳糕小组的同学试验了一遍又一遍,其他同学也都从家里带来了要用的器具和要用的材料;准备汇报的过程中,不同组的同学还会提一点参考意见;要去敬老院敬老了,大家热情高涨地排演节目,并准备了一份又一份满载关怀与爱心的礼物……
看着同学们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碰到问题想办法解决,闹了矛盾也以大局为重和好如初……我真是高兴!高兴于同学们面对困难的勇气,高兴于同学们学会与别人协作,高兴于同学们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并懂得怎样去实现目标……高兴了,欣慰着,便幸福了,所有为保障活动顺利开展而付出的心血都值得了。
习以为常的一个节日,竟成为学生们热衷于开展的活动,再一次验证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去发现,去利用,很多平常的事物就能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乐园。我想,以后的传统节日也这么搞,譬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既有可供研究的内容,也有可供实践操作的内容,相信学生一定会依然非常欢迎、非常接受的,也相信他们依然会在活动中得到多方面的锻炼。
当然,每一次的活动也都有不尽善尽美的地方。这一次《难忘重阳节》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子课题的确定还有待进一步的精确,好像我和同学们在汇报交流活动后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文学作品小组是不是有存在的必要?因为事实上有好几个小组都提到了相关的诗词,如赏菊小组的咏菊诗、登高小组的登高诗等。这提醒我和学生:我们在确定子课题的时候,在考虑全面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分析、精简,以避免发生重复的现象。另外,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的互动还不是特别的充分,对于各组汇报的成果,大家似乎都是持肯定的态度,而少有批判的精神。看来,这在以后的活动中也需要进一步的培养,要让学生懂得:合作要,但批判也要,这样我们才会取得更多的进步。
总的来说,这是一次紧张的活动,因为活动内容很多;这是一次激动的活动,因为让大家尝试做了平常不怎么会做的重阳糕;这是一次喜悦的活动,因为大家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很多的快乐:表演、欣赏小品的快乐,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重阳糕的快乐,到敬老院孝敬老人的快乐……这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老师学会放手,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学生的成长是自由的、无限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能力,也培养个性,让我们为学生创设广阔的活动舞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