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综合实践>>新闻速递>>“诚信银行”进校园,“诚信教育”进心田(案例) 
“诚信银行”进校园,“诚信教育”进心田(案例) 
发布时间:2008-12-31   点击:   来源:信息中心   发布者:cyq

“诚信银行”进校园,“诚信教育”进心田

诚信是人之为人最根本的品德,也是构建健全人格的基础,对青少年开展诚信教育一直是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当今社会,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坚守诚信就显得尤其困难。为此,六年级围绕“搭设多彩生活舞台,培养学生诚信品质”展开研究。

搭设多彩生活舞台,培养学生诚信品质”就需要把生活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生活的主人。怎样把生活还给学生呢?一开始,我们肤浅地认为,只要组织各种活动,学生参与了,感受了,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于是我们做了种种尝试,试了种种方法,但在这一诚信教育方式施行了一个阶段后,我们发现学生仍然存在着诸如“将自己感兴趣的、他人的东西占为己有”、“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行为。这时,我们终于明白:靠说教的德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空有满腹经纶,也只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而“纸上谈兵”只会导致 “叶公好龙”的结果。

归根究底,德育产生于实践的需要,最终也是回归实践,为实践服务。因此,我们的诚信教育要在实践中,也就是要在学生的生活中真真切切地存在并进行。只有让学生自己真正地体验,真正地领悟了,并且付之于实践行动了,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开办了“诚信银行”。

在学校开办流动的“诚信银行”,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形式。它是学校德育活动形式的一种全新尝试,是培养学生诚信品质的一种有效方法。

一、我们的发展目标

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和标志,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开办“诚信银行”,目的在于以此为载体,帮助树立诚信做人的正确观念,探究形成诚信品质的一般规律,摸索进行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从而培养具有诚信品质的小学生,为他们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育诚信翠小学子的同时,我们旨在树诚信良好校风,建诚信文明校园。

具体高年级主要做到 “不弄虚作假”、“不揽功诿过”、“与人相处讲信用”。

二、         我们的理论依据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中“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精神,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一主教材,我们进行诚信教育的活动设计。

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处于形象思维转变时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模仿性,对于生活中形象、生动、活泼、新奇的东西,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较大,容易理解和吸收,必须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根据小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我们进行“诚信银行”的设计活动,意在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远处着眼,近处入手,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践入手,科学、扎实、有效地推进诚信教育。

三、我们的设计原则

1)坚持环境育人的原则,力求使优美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培养人、熏陶

人的效果,拓宽养成教育与环境教育的内涵。

2)坚持生活教育的原则,教育活动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注意教育疏

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3)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要在班级、年段、学校等不同范围内树立学习的榜样。

4)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目标统一的前提下,注意学生存在的差异,根据“低起点、小坡度、分阶段、分层次”的方法,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认知与行为上由大化小、由小化细,由易到难、先急后缓,从有形到无形,从校内到校外,形成纵向成系列,横向相关联的训导目标。

5)坚持教育观点的一致性,把诚信教育的任务分解和落实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等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以及校内外各种活动之中,使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与各年级德育目标、内容要求、实施途径有机结合起来,协调诸教育因素,达到教育效果的整体优化。

四、我们的有力措施

(一)生动直观的宣传活动

    为了迎接“诚信银行”的开张,我们首先发动学生了解古往今来成功的“诚信银行”经营者,包括他们的事迹,他们的警句等。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采用了讲故事、搜集格言等浅显生动的形式。

1故事比赛讲诚信

我们以“诚信故事知多少”为主题在全校进行了“诚信银行故事大王”的选拔赛,要求选手能精彩演绎各种诚信故事,选拔赛在校园电视台现场直播。选手们跃跃欲试,信心十足,古代诚信故事、现代诚信故事、名人诚信故事、普通人诚信故事……就在一个个故事中,同学们对“诚信银行”多了一份了解。

2收集格言悟诚信

名言警句有时是一盏灯,为了让它照亮学生走向诚信之路,我们的做法是:学校首先要求教师收集部分诚信格言并在班内组织交流学习;然后,组织学生搜集名人的诚信格言,并能谈谈自己的理解;接着,在学习名人格言的基础上再形成一句个人诚信格言,并将它作为自己将来“诚信银行”账本的密码。

(3)       辩论活动话诚信

“你认为这些做法对吗?”根据学生对一些做法是否诚信无法判断或模棱两可的情况,我们再现了社会上的一些做法,并拍摄了一些校园内生活的小片段,组织学生开展“小小辩论会”,摆出观点,据理力争,让学生最终形成正确认识。

(二)激发动力的开张准备

在学生对“诚信银行”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利用各种方式激发他们的动力,使他们兴致勃勃地要求加入到“诚信银行”中来。

1)大队部成立红领巾诚信银行,中队成立诚信银行分理处,分别选拔诚信银行行长、副行长、分理处主任、副主任等,并组织进行诚信内容的学习。

2)“诚信银行”总部和各分理处根据学习收获和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制定诚信银行建设计划;

3)学校根据诚信银行建设计划拟定“入行申请书”,学生需在上面如实地进行自我评定,并请班主任老师加上书面意见。

4)学生递交“入行申请书”时,需在公司书写着我与诚信手拉手、 诚实守信伴我行这一经营宗旨的大幅标语上郑重签字。

5)鼓励学生动手制作“诚信银行”会员徽章,并用来奖励先入行的成员。

(三)广泛流动的经营机制

1、流动在校园

全面的服务配合诚信银行的开张,银行存折——学校分年段制定的《诚信手册》也分发到了学生手中,每周一记录,每月一评价,集中反映学生的诚信过程。

每个人在“诚信银行”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诚信账户。该账户的期初余额为零,币种是一切关于诚信的事,反之,若不诚信,则有取记录,且账户里的存储数量与户主的信誉成正比,利息则是更高的信誉,更多的机会。

另外,学生还可对诚信币进行借贷,有利息要按约定归还。

细致的管理:以班级为单位的“诚信银行分理处”根据“诚信银行建设计划”进行日常工作,包括发动同学、全面观察、深入调查等,要求做到人人到岗,事事到位。

流动的场地:操场上的观察、教室内的讨论、家庭中的调查……流动的“诚信银行”扎实有效地开展着工作。

2、流动到家庭

学校组织学生向父母宣传“诚信银行”的做法,并利用书面问卷、召开家长会的方式对孩子在家中的诚信行为作进一步的了解。学校还发出如下号召:我们不仅要在学校创办的诚信银行中争当诚信储户,而且还要在家中争做诚信宝贝,小手牵大手,和爸爸妈妈一起,时时处处讲诚信!以此带动家长说诚信话,做诚信人!

3、流动入社区

我们要求学生把在“诚信银行”中的成长历程和点滴收获制作成宣传单,发到社区居民的手中,并尝试与居民们面对面的沟通,从而让诚信之风传得更远。

(四)让人心动的考核机制

平时,我们根据学生的表现分发诚信币。每一件经证实的诚信行为都可赢得一枚诚信币,反之,则进行扣除、没收。每20枚诚信币可以换取一颗诚信蓝星,每20颗诚信蓝星可以换取一颗诚信红星,依次类推,最后再争取换取诚信铜章、银章、金章。

    每学期期末,红领巾诚信小银行根据自评、互评、家长评、老师评、银行管理人员评定等,综合队员一学期的表现并进行汇总,将诚信蓝星、红星和金星等计入队员个人诚信银行账户。每学年结束时再进行诚信铜章、银章、金章的评比和颁奖。

五、  我们的坚强后盾

为了让诚信教育的效果更加喜人,学校还加强了对教师的管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主要有以下要求:

1、以身作则,先做诚信人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所以我们要求老师先做学生的表率,杜绝说假做假现象,为学生树立典范。

2、润物无声,再做引导者

教师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沟通,一种平等的探讨,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抓住契机,在不露痕迹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诚信品德。

3、积累经验,后做研究者

我们要求老师及时总结和挖掘诚信教育中出现的好的教育方式和先进典型,探究小学生对“诚信”的道德认知、感悟、认同及教师指导行为的途径与方式方法,探究小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规律,使老师成为真正的且有成效的“研究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任重而道远。让“诚信银行”走进翠小校园,让“诚信教育”渗进学生心田,把德育教育推向纵深,这还需要我们所有老师付出更多的努力。

常州市翠竹新村小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