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传统 实践综合——龙的传人
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四(2)班综合实践活动 张小亮
活动背景:
龙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精髓所在。它出现在许许多多的地方:建筑物上塑刻着它,工艺品上镂它绘它,影视戏曲里演它唱它;衣食住行,吃喝玩乐;三教九流,五行八门;时时处处都能见到它的身影。我们都以龙的传人自豪。龙的文化博大精深,它深植于中华民族的土壤里是不可替代的。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主题应根植于学生的生活课题,因此我打算将这个与龙有关的主题抛给学生,以“了解龙的起源,走进龙文化,弘扬龙精神”为主题线索 ,运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引领学生去了解、探索龙的奥秘, 从而让学生更为关注我们身边的龙文化, 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华,摒弃其有悖于现代文明的隋性成分,从而秉赋和焕发龙的奋发向上的精神,培养他们民族自豪感,积极地为弘扬龙的精神而奋发努力。于是,我在与学生交流之后,依据学生的兴趣趋向来确定本次活动的主题为“龙的传人”。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龙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知道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了解中国龙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让学生明白制定研究方案的意义。
3、了解研究方案包括哪些内容,制定研究方案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4、培养学生养成制定活动方案的习惯。
活动时间 三月份
活动人员
四(2)班全体学生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龙常常被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出现在许许多多的地方。建筑物上刻它塑它,工艺品上镂它绘它,影视戏曲里演它唱它;衣食住行,吃喝玩乐;三教九流,五行八门;时时处处都能见到它的身影。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有关龙的资料,同学们想看吗?
师课件出示有关龙的服饰、龙的瓷器、龙的建筑雕塑、龙的邮票、龙的剪纸、龙的书法等
2、提出研究问题。
师:同学们,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感受?你还想知道有关龙的什么知识呢呢?
生A:我想知道龙为什么叫龙?
生B:世界上有多少种龙?
生C:龙是从哪里来的?
……
3、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将学生的疑问进行归纳整理。
二、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分成若干研究组。
三、小组分析主题 制定活动目标 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
四、制定活动方案
1、师:为了让我们的活动顺利地开展下去,我们在实践活动前也需要来制定一个“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又叫“研究方案”。它主要体现要做什么、怎样做和想达到的结果。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制定活动方案。
2、分解主题
(1)师:7个小组已经分领了具体的研究任务,每组负责第一个小课题:每个小组又围绕自己的小课题提出了想要研究的问题,下面我们以第6组为例,看看他们想通过活动了解哪些问题。有请第6组组长。
第6组组长:我们组的研究主题是“生活中的龙”,因为我们在生活中处处可以看见龙的影子,如:我们常州的美称就是“龙城”,我们还曾经去过“中华恐龙园”,我们小朋友现在最喜欢看的电影《东方神娃》,端午节的赛龙舟,我还喜欢吃 “龙眼”,我爸爸还喜欢喝“西湖龙井茶”。
(2)师:在制定计划之前,一定要明确你们组到底要研究什么。
第6组组长:我们组成员围绕我们的小课题,又提出了下面这些小问题,我们想从这几方面来了解生活中的龙。
a、含“龙”字地名:如常州的青龙
b、以龙命名的物品:龙椅
c、各地含“龙”字的特产、小吃:龙须面
d、含“龙”字的江河: 黑龙江
(3)师:这些问题都是第6组同学希望通过本次活动来解决的。那么,解决上面这些问题应该有一定的顺序吧?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通过什么途径去寻找答案呢?
这是计划的主要部分,最后,预想一下,这些问题会解决吗?怎样解决?能达到你们所期望的结果吗?预期的结果也要在计划中体现。
(4)师:由于我们同学已经不是第一次写活动计划,各个小组已经选出了你们自己设计的最优秀的小组活动方案表,所以请小组同学自己根据活动内容填写表格。
师:有时候为了提高效率,在活动中,你们可以根据小组同学的特长与爱好,让他们分担具体的任务。比方,一个组中某人绘画特别好,那么如果你们小组需要绘制一些图画时,就可以让她来承担这项任务;某位同学非常大方,口语表达能力很不错,那么如果有采访的任务,就可以让她完成。有的同学家有电脑,查找资料这项任务可以交给他去完成。大家明白了吗?也就是说……
生: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每个同学的优势。
(5)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小提示,制定活动计划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a、在写研究过程时,一定要按研究的先后顺序,尽量细致具体。
b、设计活动方案时,小组长做好协调组织工作。
c、每位组员都能出谋划策,并且学会倾听。
d、小组成员分工要按爱好和特长进行分工。
e、要根据不同阶段的任务确定不同的研究方法,即研究方法多样化。
f、对于研究结果要有一定的构思和预想。
好了,下面就让我们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去制定你们小组的活动方案吧!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随
3、小组制定活动方案
4、小组交流、评价
在此由学生评价并提出问题,由交流组的2名成员回答下面学生的提问
(1)师:哪个小组愿意交流一下你们的活动计划?先请飞天龙小组组长。
飞天龙小组组长交流:(将表格实物投影在大屏幕上)
(2)师:哪位同学想评价一下飞天龙小组的活动计划?
生:我觉得他们的活动过程写得很清楚,每一次活动目标都很明确。
生:我觉得他们的成员分工分得很详细,而且都利用了同学们的优势。
……
(3)师:在这里,老师也想给飞天龙小组的活动计划提点建议。
建议A:活动中获取资料的途径很特别:采访。但在实践活动中,如何与采访对象联络?别人是否接收你们的采访?采访过程中你们需要问哪些问题?由谁提问?采访记录的方法?细节决定成败。
建议B:每次活动计划用多长时间完成,这个最好在每一步前面加以标明,这样我们心中有数每次活动所需时间。
(4)通过交流,学生明白了制定方案考虑问题要细、要具体、要有可行性。如:
A拍摄照片是获取信息的一种有效途径,但在活动步骤中,拍摄的对象是什么?到哪儿去拍摄?照相机的来源呢?这些在活动中都必须予以考虑。
B在活动中获取答案的途径除了收集外,还提出了问长辈的方法。这是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的好方法。在问别人问题的时候应该注意的问题要在方案中体现出来。
C含有龙字的小吃怎么去调查?口味?做法?能否去小吃店?
5、小组再次修改方案
6、小组再次交流方案
五、生进行自我研究
1、自我收集资料
2、分析、整合资料的过程
收集到资料后,要进行归类、分析、整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按时间顺序、资料内容或是按某一特征,把资料分类存放或串起来,非常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所以汇报起来条理非常清楚。
3、师进行网络答疑解惑。
六、成果汇报展示
1、小组汇报
2、汇报小组答疑或讲述自己的研究困难,寻求同学的帮助。
3、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都有了一定的收获,或者开阔了视野,或者提高了交往能力,或者磨炼了意志,或者尝到了教室里无法品尝到的成功的甜蜜与挫折的苦涩。其实,只要我们能真正走出校门,步入社会,走进大自然,投身到各种实践当中,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生动、有效的活动等着大家去体验!
七、交流评价
1.引导学生回顾活动的整个过程。
师:通过前面的建立研究主题、策划研究方案、小组自我研究、成果汇报四个环节,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示了对龙文化的兴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交流:“在活动过程中,你最难忘的是什么?你最开心的是什么?你有哪些收获?遗憾又是什么呢?对我们的活动你有哪些建议?”……
小组学生分别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同学互评。学生欣赏着别人的作品,互相评价,互相鼓励,这样的展示与评价方式,让学生其乐无穷。
3.评选“最有创意的作品”、“最有进步的同学”、“合作最好的小组”。
八、活动总结
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标志,我们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愿我们能:了解龙的文化,弘扬龙的精神,团结龙的传人、振兴龙的家园。
九、后续活动
向家人获亲戚朋友介绍你所了解的龙文化,展示自己的成果,向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中华民族龙文化的魅力。
活动反思
用兴趣与自信筑就成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进行主题选择时就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研究兴趣。这种兴趣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要将它贯穿于活动的始终。因而,教师为张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选择,在学生选择小研究主题时,就应鼓励学生研究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或现象。尊重学生,发挥“童趣”的价值。教师应首先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事件出发,让学生的生活成为学习的内容,实现教学内容与学习心理零距离,让学生才能感到学习就在自己的身边,学习真的很有趣。这样学生在主体的自我需要下,才能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当学生面临困难时,教师的及时“扶一把”,将会使学生的研究兴趣继续维持。因此,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项目首先是要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内容,是学生真正想了解的,能真正“吊”起学生的“胃口”,使学生一上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来劲,就跃跃欲试的。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学生表现的相当不错,研究主动积极。在《中国龙文化研究》小组交流制定的方案时,教师巧妙地将原本的师生互动引导为生生互动。教师退居幕后,由台下学生当考官,出题给展示交流本组方案的小组考试。“对于采访,你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我们要注意有礼貌,要注意准备好问题……”在不断的质疑和回答中,小组活动方案制定不断地完善,直至趋于完美。学生之间更容易确立学习的榜样,发现彼此的闪光点,增加自信心。获得真切的活动感受,体验活动的快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学生的个性,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既加强语文学科内部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活动中养成,能力在快乐中得以提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