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教育要闻>>立足校本求发展——常州市清凉小学党支部积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立足校本求发展——常州市清凉小学党支部积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发布时间:2009-10-23   点击:   来源:信息中心   发布者:qingliang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学校党支部严格按照《天宁区教育文体局党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要
求,立足岗位职能,精心组织学习培训,深入进行调查研究,进行解放思想讨论,深入剖析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发展思想,积极谋求学校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

学校党支部紧密围绕建设特色鲜明、高品质的目标,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在学校办学理念、办学规划等方面积极进行讨论。党支部多次召开会议,要求党员干部要把遵循科学发展、主动发展、稳步发展、快速发展的思想。坚持“为每个孩子的个性和谐发展创设最佳的教育生态”为办学理念,进一步明确学校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立足本职工作,拓展服务功能,不断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党支部和校行政在制定新一轮三年学校主动发展规划中,起到组织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丰富和充实学校课程目标,形成清凉小学课程目标体系。在国家课程目标指导下,细化本校“学会善待,勇于承担”的培养目标。细化按年级和“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等三维目标来制订。调整课程结构,根据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规律,学校要科学、合理安排好课程计划,加强课程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不随意增减课程门类、难度和课时,严格控制周活动总量和学科教学课时,一方面要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课程选择,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重点开发《棋社》和《园艺博览会》两门校本课程,《棋艺》侧重于动脑,《园艺》侧重于动手,使学生手脑都得到充分发展;通过“综合实践”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体现新课程在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转变,即建立“探究型学习”和“合作学习”方式,以实现校本课程“精品化”的目标。

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强化课堂质量和效能意识,建立有效教学的教学规范,关注有效教学行为,认真做好有效教学设计。建立教育“生态”理念,课堂中自觉地把社会规范的要求和学生的天性同一起来,强调师生交往互动,使课堂成为师生享受教学和学习的地方。以“课堂交往”为突破口,进一步建设“绿色课堂”的自然成长、资源节约、生态和谐及伦理关怀的课堂文化,使我校课堂更具有自然、生态、和谐的特征,从而实现“学会善待、勇于承担”的培养目标。课堂教学中应使学生具有一种团队精神,即学会群体或小组学习,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学会开放地交往和讨论。教学中应强化自我学习能力、团队学习能力、交往能力、责任意识和批判能力等关键能力的培养,使课堂呈现师生、生生良性交往的局面;为使学生能够有意识地、积极地、信服地、敏感地、建构性地进行交往,教师不仅要改善交往的准备状态,而且要设计实际的活动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交往活动。广泛讨论,修订《清凉小学“绿色课堂、生态教学”行动指南》,突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交往技能、交往活动、交往规则等基本要素;突出学生在交往性学习中需要的交往技能与技巧,如自由谈论、情况的汇报、陈述论述、总结汇报、同伴的谈话,或者倾听他人发言、讨论、争论和谈判等。通过教师团队的反思式实践和行动研究,形成富有本校特点的体现“交往式学习”的“绿色生态课堂”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科特点、年级特点,确定学期内“绿色课堂、生态教学”探索课的比例,并逐年增加比例。学校将探索课的比例作为优秀教研组、绿色教师评选的标准之一。

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围绕学校培养目标,以“学会善待、勇于承担”为重点开展德育工作,并形成富有本校特点,符合学生德性成长规律的“体验式”德育模式。配合重点的学校课程建设,依照《清凉小学课程目标体系》,在国家课程目标指导下,突出德育情感态度和价值,细化本校“学会尊重、学会负责”的德育目标体系。广泛讨论,在办学理念和培育目标指导下,制订《清凉小学“生态体验式”德育行动指南》,以更好地统领学校德育。通过深入学习,正确理解“体验”和“体验式”德育的内涵。“体验”即“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体验式教育”是“个人首先通过参与某项活动而获得初步体验,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与团队成员共同交流、分享个人经验并提升认识的德育方式”。经过三年的建设,使我校德育工作体现“体验式教育”的五个主要特征:亲历性、自主性、生成性、综合性和开放性。

学校党支部围绕体制机制创新的要求和学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积极探讨如何建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和提高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以及加强和改进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的新方法,并已取得积极成效。党支部通过一系列立足岗位职能的学习、培训和调研活动,不仅使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到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更为各职能部门明确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不断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