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12-11
点击:
来源:信息中心
发布者:chaoer
周四上午,我校语文老师集中在一楼会议室,开展本周的教研活动。活动中,全体教师共同学习了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薛法根有关作文教学的一篇文章,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心得进行了讨论、交流。 薛法根老师指出“好的教育是用50个办法教育1个孩子;坏的教育是用1个办法教育50个孩子。”同样,好的作文教学也应该拥有足够多的方法与策略,以有效应对层出不穷、各色各样的问题。他基于儿童的精神世界、话语方式、成长需要,提出了若干作文教学策略,例如:命题激活,贴近现场,虚实相生,指导具体,读写结合,及时反馈,教师下水,限时作文,抱有希望等。
在场的各位教师认真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都很有触动,结合自身教学,谈了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首先,胡教导结合自己班级情况,就“及时反馈”这一作文教学策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教师要求学生每天记日记,把这个作为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个训练方式。学生每天的小练笔,教师都会进行仔细的批阅,甚至连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都不放过,希望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然而,事实却没有那么美好。胡教导发现,学生写作的兴趣似乎没有被激起,写作的内容好像还越来越贫乏。就如文章中薛法根老师所说:作文本发下来时,学生已经没有什么激情了,草草看一眼分数或者等第,有的连老师辛辛苦苦写的评语都没有认真看一眼,更不用说老师所指出的问题和修改建议了。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薛校长指出:那是因为我们的作文教学常常会在反馈上严重滞后,作文评价方式的老套,使得学生作文的“火炉”渐渐熄灭,变得冰凉冰凉的了。所以改变一下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始终保持对作文的期待与兴趣,保持学生对作文的“适当温度”,是学生写好作文的情感支持。
随后,周校长和沈雷老师针对文中“问题指导”这一作文教学方法,以及自己班级的一些情况与其他教师进行了交流。学生受到教师问题的引导,逐层深入地思考作文的具体方式、方法,不知不觉间完成了一篇完整具体的作文,就连学生自己都感到很神奇。让学生获得作文的自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带来作文上的飞跃。
沈雷老师通过多年的教学指导,还总结出了自己的作文教学策略,与大家共同分享。他要求学生在作文时做到“三有”,即:有中心、有条理、有内容。通过这简单的九个字,概括而又全面地告诉学生完成一篇作文所需要关注的各个要点。给全体语文教师提供了一条实用、有效的作文教学策略。
这次的集体学习,各位教师积极参与,认真讨论,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同时也与其他教师共同交流、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心得,特别是让年轻教师学到了许多,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真是受益匪浅啊!
发文:沈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