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8-25
点击:
来源:信息中心
发布者:peiying
奏响减负高质主旋律
——记校本培训之沙龙研讨
开学在即,为了新学期能教得更得法、更有质;学生学得更有劲、更有效,,我们于8月24日下午聚集于四楼教科研中心,举行了一次《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的沙龙研讨。我们还邀请了教研室的陶主任和于纯老师作点评。
经过一个暑期的思维调整,老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有了许多新的思考。围绕提高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一话题,大家积极交流:有的老师提出首先要加强自身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在先,才会产生学习的动力。
刘菲老师认为要激发积极性,但不仅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应激发教师自身的积极性,把工作需求转为自身的需要;要激发家长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教育的重要力量。
陈老师认为要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要“精讲精练”。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如何有效地帮助学困生?一石激起千层浪,何老师建议可以建立错题集。许校长提出了三个字:“帮”,精神、知识双重帮助;“赏”,创造机会、降低要求发现闪光点;“长”,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需要长久的坚持。方宇教导提出要恰当的评价,真诚的评价,让孩子从心灵上接受老师,然后教育教学才会效果。
钱锋杰老师的思维深度令人佩服,他从关键词“策略”、“质量”谈起,讲到我们不仅要关注老师的教,还应关注学生的学。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要忙着职责,先还原回课堂,思考他们学得可得法,问题出在哪?然后才能找到解决的策略。
还有老师从细节入手,交流了自己的课前预习方法、课后的复习巩固策略等等。
积极的发言也吸引了陶主任和于纯老师,他们追溯回源头,从研讨主题入手,分析了“质量”与“策略”的含义;对每一位交流者做出了点评,为我们提高质量支了许多有效地“招儿”,还引领我们思考“哪儿是寻找策略的最佳场所?有了策略怎么办?”。最后,他们还对我们的沙龙研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我们多开展,可围绕“辅导学困生的策略”、“激发学生兴趣的策略”、“评价的策略”等等再次研讨,交流时思维的碰撞可更激烈些,思路要更开阔些。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DSC02877.JPGDSC02883.JPGDSC02890.JPGDSC0289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