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11-08
点击:
来源:朝阳新村第二小学
发布者:王笑君(朝阳新村第二小学)
“沐浴书海,香溢校园”。朝阳二小全校师生迎来了他们的第六届读书节活动。浓浓的书香气息飘洒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化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11月5日下午,朝二的全体教师又相聚在一起,聆听了景丽老师研读了《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一书后的读书心得。真诚的讲解,深刻的思考,一次次地点燃了在座老师的读书热情,教育的激情。
景丽老师首先从“最佳师表”、“最差师表”、“表扬的艺术”、 “鼓励的故事”和 “有益的方法和实例”等五个方面介绍了美国的心理学家海姆.吉若特所著的《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这本书。她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 告诉我们“最佳师表”与“最差师表”会对同一个学生同一件事情说出什么不同的话,取得什么不同的效果。其实就是一个原则:尊重生命。在教育中,请把学生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对他们持有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学生不是生来要被管教的,而是应该得到帮助。学生犯错以后最需要的不是批评,而是要抚慰他们不安的心情。
在近一个小时的介绍过程中,景丽还结合了自己的教学实际反思了自己的教育行为,并建议每一位老师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都不要对学生的人格品性下定论。为了促进教学生活的改善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采取有益的方法,例如让学生学会倾听,提有建设性的问题等。景老师还将这本书中最让她感动,能够倾吐心声的前言和结语送给了所有的老师,一句句震撼人心的话语,敲开了所有老师的心灵:老师有没有成为折磨孩子的工具呢?老师有没有帮助学生做一个有人性的人呢?的确,正如我们所想的那样,充斥着折磨、“伪教育”的教育,是痛苦的、失败的教育。我们应该让教育挥洒出快乐、人性的魅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教师的教育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很高的要求。相信这一次的读书心得交流一定会给朝二全体教师带来新的希望,新的行动。在教育教学中自觉探讨如何与孩子说话,懂得说话的艺术,感悟语言的魅力,提高自身修养,从而增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因为也许我们的一句话能“成就”一个孩子,也能“毁灭”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