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第一轮书面检测要点回顾
1、选择题最后一题: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方式有收集、整理、分析资料。…………( )
答案:×
分析: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研究的过程也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研究性学习强调更多地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探究来获得直接经验,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学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要多一点学生的亲身体验,少一点教师的知识传授;多一点实地调查和实验,少一点书面资料的研读整理;多一点手脑并用,少一点纯思维训练。教师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的指导,要结合具体的问题和情境,要深入浅出、注重实用,避免单纯的名词术语的讲解和记忆。
2、评析题:
该案例为上一届常州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功比赛的一等奖课例。
评析的主要方面:
(1) 教师的有效指导。(选题来源于学生生活,指导体现了学生为主体,重视了能力的培养,如指导学生科学地选题、引导四年级学生初步地学习制订、修改方案、引导学生评价、促进小组合作等。)
(2) 学生的实际发展。(不同环节的活动锻炼了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虽然有变化,但其对于活动的调控和指导还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因而,评析中,仍需突出老师的地位。与此同时,从学生得到的锻炼上进一步剖析老师指导得是否符合课程、学生的发展特点及需要。当然,点评中亦可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
3、设计题:
对于一份调查问卷,基本的要素包含有:
(1) 标题(明确调查的主题)。
(2) 引言(介绍开展调查的原因及争取被调查者的积极配合)。
(3) 被调查人的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等,调查结束后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时需要)。
(4) 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提问,但内容一定要紧扣主题)。
【问题的设计是问卷的主体部分,也是最难设计的部分。一般情况下,形式多以选择、判断为主,易于理解,也便于操作及后续分析;简答题(或开放题)适当有即可。】
二、 第二轮说课要点说明
1、 内容:根据给定主题设计、陈述主题活动的指导过程
2、注意点:
(1) 包括主题活动的预设目标、时间安排、活动过程、资源的利用等。
(2) 说清主题活动的整个流程,突出重点。
(3) 指导活动可操作性强,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
3、说课顺序表:
序号 | 选手 | 准备时间 | 说课时间 |
1 | 张小亮 | 12:10 | 13:40 |
2 | 张 璐 | 12:20 | 13:50 |
3 | 陈颖洁 | 12:30 | 14:00 |
4 | 陈 慧 | 12:40 | 14:10 |
5 | 强华萍 | 12:50 | 14:20 |
6 | 杨长春 | 13:00 | 14:30 |
7 | 朱 芬 | 13:10 | 14:40 |
8 | 王舒嘉 | 13:20 | 14:50 |
9 | 蒋翠燕 | 13:40 | 15:10 |
10 | 沈 花 | 13:50 | 15:20 |
11 | 储文茹 | 14:00 | 15:30 |
12 | 张 明 | 14:10 | 15:40 |
13 | 王 艳 | 14:20 | 15:50 |
14 | 曾小霞 | 14:30 | 16:00 |
15 | 丁贤琴 | 14:40 | 16:10 |
16 | 袁董欣 | 14:50 | 16:2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