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工作思路
本年度,品德学科将围绕教研室工作的总体部署,进一步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依托市、区两级学科中心组、学科基地,发挥研究、指导和服务的功能,积极探索减负增效的方法和途径,不断提高课程的实施水平;通过“分层推进、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整体提高”的工作策略,切实抓好小学品德课程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以学科建设为线,全面提升品德课程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科培训,提高课程意识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内容从个人、家庭、学校一直涉及到国家和世界,包含了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知识、能力和做人的正确态度与价值观。因此,对任课教师的人品与学识均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各校不仅要选择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相关专业知识和较强教学组织能力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而且还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1、组织教师继续认真学习《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使每位教师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教学评价等,切实抓好这门课程的建设。
2、针对教材使用问题,开展大面积培训工作。本学期,我区品德教学研究将在市教研室的领导下以理论讲座、教材分析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使教师真正能够把握教材特点、指导实际的课堂教学。通过培训,努力使教师在以下方面得到提高:(1)树立新的课程观,正确使用教材;(2)树立新的教学观,引导自主学习;(3)树立新的评价观,促进学生发展。
(二)加强校本研究,突出有效教学
根据《关于加强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实施意见》,突出“务实、有效”的主题,积极开展校本教学研究工作。
1、加强教研组建设。
品德教研组长在期初要制定好学期工作计划,平时经常对照检查,期末写好小结。校教研组能在每个年级确定一至两位青年教师作为学科的骨干与领军人物,切实加强品德教研组建设,以点带面,提高面上的课堂教学质量。
2、规范教研组活动。
通过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健全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制度。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研讨活动,通过课堂教学研讨提高教师驾驭教材、运用教法、实施教学评价的能力。积极开展校级评课、评比活动,以促进教师参与本学科的教学研究。
3、规范课堂教学秩序。
本着“有效课堂长能力,有效训练出成绩”的宗旨,积极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求效益,鼓励教师切实改革教法、研究学法,使学生学得轻松、活泼、有成效,不求“高、大、全”面面俱到,但求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教研组长要关注本校品德课程的实施情况,建立有效的检查机制,切忌将品德课挪作他用,以包证课程的教学质量与进度。
(三)加强教学研讨,促进教师成长
这学期,我们将继续探讨教研方式多元化问题,开展专题化、系列化的教研活动,努力把教研活动建设成教学思想的交流会,使教师置身于浓厚的研究氛围中,促进教师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不断壮大。
1、以活动促成长
通过让青年教师上研讨课,做好青年教师的指导与培养工作;积极做好与兄弟教研室的学科交流活动,组织骨干教师外出上课交流。
2、以研究长能力
组织校骨干教师带动广大一线教师提高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能围绕自己感兴趣的具体问题制定课题方案、有步骤有秩序地开展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邀请有关专家进行理论指导,及时调整方向,加强对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同时,积极总结阶段性研究成果,以论文和教学案例的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3、搭平台促交流
通过天宁教研网这一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老师们可以通过“教学案例研究”、“教学行为研究” 、“教育教学随笔”等形式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
并通过拍摄精品课,不断丰富优质课程资源,使资源发挥辐射效用。
三、具体工作
三月份
1、召开区学科教研组长会议,商讨本学期工作安排;
2、做好精品课拍摄准备工作;
3、参加市学科中心组活动,商讨思品课型研究;
4、参加全市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项目学校研讨会。
四月份
1、组织区各校参加局属学校联动教研活动;
2、继续做好精品课拍摄工作;
3、区教研组建设工作交流。
五月份
1、组织教师参加市学科教研基地教学展示及教研组建设工作交流;
2、参加全市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听证会展示活动。
六月份
1、参加市公民教育课题研究进展研讨会;
2、参加市思品教师论文写作培训会议;
3、完成学期工作总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