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本学期的第一次博爱讲坛开讲啦!这一次的主讲人是六(2)班的马天瑶,六年级的同学们都期待不已,早早地来到健身房等待博爱讲坛的开始。
因种种原因,讲坛的地点不在大而明亮宽敞的演播厅,而是选在了健身房。虽然设施简陋了些,却丝毫没有减了同学们的兴致。同学们一个个盘腿席地而坐,第一期的博爱讲坛终于正式开始了。
“大家好……”六(2)班的马天瑶以一个干脆利落的开场白开始了她的讲坛。故事发生在80年代的中国。主人公艾晚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女孩,她有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妈妈,采购员爸爸,天才哥哥艾好和活泼伶俐的姐姐艾早。因为过于聪明和强势,哥哥姐姐几乎夺走了艾晚在这个家中所有的爱,但她对此无能为力,也并不想去争抢什么,她只是一个安静、爱学习、努力上进的平凡女孩儿,她只想静静地,自己一个人成长。爸爸带回三株水仙球,只有艾晚愿意照顾它们。我想,面对水仙球的艾晚,一定也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吧,所以她才会把水仙球当作朋友,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在成长的道路上,艾晚也会困惑,她也会是非不明,她毕竟还只是个孩子。“她的故事,也是许多80后的成长故事。”这是马天瑶反复强调的一句话。是啊,在80年代初的中国,在改革开放这道广阔背景下,“就像一个似醒未醒的巨人”。在这个年代生活的孩子们,大多都有兄弟姐妹,他们得不到父母全部的关爱,只能像艾晚一样,悄悄地长大,“有一次,艾晚的妈妈先嘱咐艾早要好好学习,认真听课,又吩咐艾好要照顾好自己,最后才匆匆扫了一眼角落里的艾晚。”面对这些,这个小小的女孩儿无法计较,她只能默默地接受这份冷漠,即便有多少难过与不满。在这样环境里,艾晚只有拼命地努力,才能从哥哥姐姐的身后挤出空间,大口地呼吸、飞快地成长。
半个多小时的博爱讲坛结束了,同学们都听得津津有味、意犹未尽。他们在听后也都在讨论自己的想法。同学们,你们学会长大了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