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教育要闻>>朝二:课内与课外的精彩碰撞 
朝二:课内与课外的精彩碰撞 
发布时间:2011-04-01   点击:   来源:朝阳新村第二小学   发布者:王笑君(朝阳新村第二小学)




 

朝二:课内与课外的精彩碰撞

       331,我校语文教研活动中,两位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两堂精彩的语文课。

       谢玲老师执教的是《生命的壮歌》,由“蚁国英雄”和“生命桥”两个小故事组成。老师将两个故事进行有机整合,一课时完成教学。虽然容量较大,但由于教者对教案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学生课前也做了充分的预习,所以呈现了一堂扎实有效的课堂。

       课堂上,老师独具一格的教学风采,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第一个小故事入手,自由读读课文,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并引导学生及时总结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解词的方法也非常吸引人。“火神肆虐”,解词后再进行拓展训练,除了说“火神肆虐”,还能说“(  )肆虐”?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以及平常积累的内容,进行了拓展组词:病魔肆虐、狂风肆虐、暴雨肆虐……词语丰富多彩。

       教师十分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第一个小故事的教学,学生切实掌握了相关的学习方法,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此时,教师由扶到放,引导学生学习第二个小故事,收效不错。还通过补充另外一些动物的生存智慧,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拓展,将这节课上得生动有趣。

 

       王艳老师执教的是《山谷中的谜底》,朴实本真,循序渐进地突破教学难点,揭示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王老师从课题出发,紧紧围绕“谜底”展开。课堂之始,就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围绕雪松的评价,让学生展开辩论,更进一步让学生理解雪松不仅是勇者还是智者。

       “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这一哲理理解,老师让同学们课前搜集资料,通过一个故事,或者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此处设计让学生以主体身份交流个人所得,以此达到领悟课文语言内涵的目的。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亮点,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想象、表达及善于联系旧知的能力。这样设计,既加深了学生理解“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的深刻含义,又训练了他们语言表达的能力,积累了语感。课内向课外的延伸,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

 

       两位老师的课堂,都努力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民主、探索、合作的空间,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适当地结合课外内容,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始终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地想,自由地说,从而不断扩展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得到了真正地培养和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