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教育要闻>>中山:听歇后趣话,品常州“闲话” 
中山:听歇后趣话,品常州“闲话” 
发布时间:2011-04-1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者:缪亚芬(中山路小学)




 

      48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给中山路小学全体教师带来阵阵欢笑,而话题竟是常人认为比较枯燥的常州地方方言。身在常州,每天都说着家乡话,却从未考察过家乡话的来龙去脉,也不曾知道,我们所持的语言,竟然拥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和极为广阔的文化背景;更没有料到,一个地方的方言,居然能够像一部百科全书般包罗万象。曾几何时,还有一些人因常州话语音语调的平直、青涩而心生厌恶。然而就是这样的一次讲座,改变了大家对常州方言所有的看法。

      这场讲座,由常州市地方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常州地方方言研究者范炎培老师主讲。他以歇后语为核心内容,以独特的视角诠释了常州方言中的歇后语所包含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从日常生活、传统节日、农业生产、宗教信仰、地名物名、地理环境、社会习俗等十多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常州方言中歇后语的由来,从而让老师们感受到常州地方方言的文化气息与独特魅力。对于其中许多常州方言中口口相传的字音,范老师穷其心血,一一考证,并将正确的字音与写法对应,公诸于众。这番苦心与劳累,也许在当代人看来不值一哂,但如果将眼光放长远些,就不难体会到其在地方方言与文化的传承中的重大意义。正如范老师所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没有语言便没有文化;常州地方方言,记载了常州地方文化,传承了民间文化中的诸多精髓,被称为乡音里的“音符”。如果有一天,常州地方方言失传了,那也许常州的地方文化会出现很大一片空白,对于有着悠久历史与丰富底蕴的吴文化而言,也会是一个很大的缺憾。

      在讲座中,范老师为大家开启了一个完全崭新的民俗画卷:像“六月勒穿棉鞋——日(热)脚”、“象牙筷上板皵丝——寻齁事”、“烧香隑动佛——毛手毛脚”……一句句妙趣横生、一语双关的歇后语,让人在忍俊不禁,会心一笑的同时,也了解到常州方言所产生的广阔的社会背景和丰富的内涵,散发出其独有的魅力。真让人觉得,其实常州话很好听,很好“白相”!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