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校园传真>>教育故事:《图书风波》 雕庄中心小学(卢燕 ) 
教育故事:《图书风波》 雕庄中心小学(卢燕 ) 
发布时间:2011-04-19   点击: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者:思品兼职教研员 荀海燕(天宁教育文体局)
 

图书风波

风波一——寻书

那天中午,孩子们正坐在教室,各自看着沈石溪老师的动物小说。

女生小梦流着眼泪很委屈地走到我身边,陪着她一起来的是同桌小海。小梦抽泣着说:“老师,我新买的《狼王梦》不见了!”小海在一旁补充说:“体活课前还有,可是吃完饭就没了。”前一阵,同学们为了迎接沈石溪的到来,纷纷买了他的书。再加上听说他明天就要来了,同学们更是兴致盎然。听了他们的诉说,我心中的怒火一下子就冲了上来:这群小家伙,哪天不惹出点麻烦就不甘心。我一边安慰着小梦,一边让小海把同学们叫回来。

一会儿,孩子们都回来了,我一见他们就质问道:“是谁拿了小梦的《狼王梦》?赶快承认,或许同学们还能原谅你。”我的话音刚落,同学们议论开了,这个说:“我没看见。”那个说:“从体活课开始,我就没有进过教室。”。……教室里一片叽叽喳喳,就是不见有人承认错误。

看着他们叽叽喳喳地急于澄清,申请此事与本人无关。我愈发气愤,瞪着他们说:“看看你们,做错了事不知道承认,就知道辩解、澄清。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小偷小摸,长大了还怎么得了?我平日里是怎么教育你们的?老师一再教育你们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班级就是我们的家,你们不要看管好你们自己的家吗?”孩子们个个都低下了头,不吭声。一会儿,班长小飞说:“老师,要不,我们就搜书包吧,这样准能找到。”其他同学也随声附和道:“搜,一定能搜到。”搜?或许是个办法,可是,一旦查出,这拿书的孩子可能一辈子也无法抬头做人……正当我犹豫不决时,上课的铃声不失时机地响了。

   孩子们都去上信息课了。我独自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回响起刚才的情景,悔意涌上心头:后悔自己的操之过急,后悔自己的怒不可遏,后悔自己对孩子们的训斥和严厉“逼供”。如何寻书育人两不误?我的脑海闪过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有时宽容引发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是呀,善待孩子的错误,保护孩子的自尊吧!

   下课了,孩子们怯生生地回到教室,一个个偷望着我的脸。我静下心,和蔼地说:“老师发现,最近我班的同学都成了小书虫了,爱读书,求知欲强,这很好,但如果不经过别人的同意,随便拿别人的书,这是不道德的。不知哪只小书虫借了小梦的《狼王梦》,请你看完后立刻归还。相信这位同学经过这件事后一定会认识并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同学们,你们能原谅他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能!”我和孩子们商量着拟出了一个“寻书启事”挂在了门口——

寻书启事

  有哪位爱书者借了本人的《狼王梦》,请读完后一定归还,本人十分感谢!

                   五(1)班 小梦

  第二天,吃过午饭,那本《狼王梦》端端正正地摆在了讲台上。中间还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老师,同学们,我错了!虽然我很想看那本书,但我不该不经过主人的同意就拿他的书。我以后一定会改正的。请老师和同学们相信我。”望着书和字条,我欣慰地笑了。但从那歪歪扭扭的字迹,我看出来了,这是班内一名流动儿童小锦的笔迹,他家境贫寒,没钱买书;父母对他的阅读课外很不支持,认为是不务正业,难道……

寻书启事,寻回了《狼王梦》,也寻回了迷途知返的“羔羊”。

风波二——抢书

那天星期五,轮到我们五年级借阅图书。我们班孩子很喜欢看书,所以我给了孩子们充足的时间尽情借书,到1215分回教室。到了时间我来到教室,照例翻阅一下他们借的书,一来,看一看孩子们借了哪些书,二来,表扬一下借阅好书的同学,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恩,这本《我要做好孩子》挺不错的,好好看啊!”

“这本《格列佛游记》很精彩,看完了借给老师读一读,我们交流交流,好吧!”

……

孩子们听见这种表扬,一般都很欣喜,都急于把书高举起来给我查阅:“老师,看我的《草房子》!”

“老师,我的《感动人一生的100个故事》也借给你看吧!”

我一边在教室走动,一边微笑着点头:“不错,同学们的图书越借越高级了 ,要表扬!”

这时我的余光中闪现出一个低着头的男孩,咦,那不是小池嘛,别人都很积极,他怎么?难道没借到书?平时他借书可是特别地积极呀?

“小池,你怎么了,没借到书吗?”

“呜呜呜……老师,我借到了,呜呜呜,可是被他抢走了,呜呜……”

他?谁?还有这种事情?这我可要好好调查!

这时,最后一排站起来一个男孩,小杰。只见他红着脸,拿着一本崭新的《追踪小绿人》吞吞吐吐地说:“老师,我没抢,是我先拿到的……我没抢!”看那架势,也要哭出来了。

我一听,心里明白了个大概,忙安慰:“别急,大家强书看是好事,怎么还要哭呢?快把眼泪擦干!”

等他们慢慢停息的时机,我也想好了解决的策略。怒火在我心中渐渐熄灭,一个宽容的微笑浮上我的脸颊:“这样吧,你们两位同学的看书热情这么高涨,肯定也从书中学到了很多道理,我就把解决问题的权利还给你们自己,好吗?”其他同学一听,也纷纷应和:“就是呀,这点小事,自己解决!”

“那么,你们俩觉得呢!要不现在就出去好好商量,到底谁错了,该怎么办?好吗?”我看了看他们,给了他们俩一个台阶下。

于是,他们俩拿着那本崭新的书到了门外,我轻轻地掩上门,给了他们宽容对方、承认错误的空间……

一分钟……三分钟……五分钟,全班都在静静地等待,没有人说话,没有人左顾右盼,没有人做其他的事情,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教室门口,直到他们拿着同一本书,一起出现在了教室门口,没等他们俩开口,教室里爆发出一阵掌声,一阵发自内心的掌声,一阵经久不息从来没有这么热烈的掌声……

疾风虽烈,却空有折物之能事;细雨绵绵,才能润物无声。

 

反思:

两则“图书风波”告诉我:用宽大的胸怀去接受学生,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化和启迪,从而塑造学生的灵魂。

我们朝夕相处的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一个个生命体,面对这些真实的、差异的、渴望发展的个体,说教显然是苍白无力的。有效的教育应该是触摸学生的心灵,“寻找书虫”式的温馨点化;应该是深入学生的内心,春风化雨般的智慧交流;更应该关注学生生命的价值发展,激发其自我完善的真诚唤醒。

为人师者,帮助学生寻找内在的光明,使得不够完美的生命个体能够不断地自我修正、自我提升。努力地散发出人格的馨香,那该是多么充满诗意且富有价值!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