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孩子们感兴趣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任教者首先得在技术层面上能胜任,端午节的民俗文化内容之一——包粽子,很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觉得特别新鲜,也异常兴奋。包粽子最难过的一关恐怕就是这个“包”字,如何将米包住不漏出来,还要将粽子包成漂亮的立体三角形,可是一门学问。有的教师忙活了半天还是没有包出标准的立体三角粽,俨然是一个四不像。幸好有校外指导老师毛阿姨现场手把手地给老师教手法。“粽子叶要肩对肩,背靠背,然后在三分之一处打折,装米的时候一只手要拖住呈漏斗状的粽子叶,米不要装得过多。”毛阿姨耐心地给学习的老师手把手传授包粽子的方法。看着粽子叶在自己手中不听使唤,有的老师感慨地说道:“以前一直吃现成的,看着挺简单的,但是操作起来真的不容易啊。”……编织网袋也是一门学问,特别对于男教师而言,许是粗手粗脚习惯了,突然面对这个精细活一时半会还真适应不过来呢。
“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涓涓溪水。”这在知识不断充实的要求上给老师一个明确的方向。如今,随着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面越来越广,对指导教师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加以有效的指导,教师首先自己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与能力。因此,掌握和应用各种技术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老师来说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只有指导老师真正提高了自身素养,才能让孩子们在精彩纷呈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体验童真童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