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我们的品德教育于无比巨大的资源库。而如何用好资源,这是我们品德课程教学研究探讨的关键所在。只有我们用慧眼去发现,用慧心去思考、感受,才能让这些资源发挥巨大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要敏锐地捕捉到身边的教学资源,有效地利用好这些资源,引领孩子们到“生活”中用心体验,用心观察,深深地融入其中思考与感悟,孩子们自然而然会品悟到其中的意蕴。《课程标准》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我们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更要擦亮自己的慧眼,从生活中发现品德资源,让这些资源成为品德教学最活的源头之水。
一、用好身边资源,让生活成为教学活水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能在合理地运用教材的基础上注意开发课程资源,特别能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增删补充,注意了教材的时代性、合理性与有效性。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充分进行了身边资源的整合。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专题研究活动、轰轰烈烈的校园读书节以及校园体育节活动,为学生的实践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天地,同时也让学生到大自然中、书海中、浓浓的艺术氛围中锤炼自我,展示自我。让学生在广阔的大资源库中了解品德课程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古今中外的知识,力求通过学习,学生能提高品德修养,并能把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平时的生活中,真正地落实到平时的行动中,例如五年级进行了“月饼”小调查与低碳生活的研究。
活动之后把这些资源与品德课程内容结合起来,月饼的调查与《我是自己的主人》结合起来,通过多种渠道的采访、搜集资料,最后得出结论:月饼中含有大量的糖分,会增高人体内的血糖,使胃酸大量分泌。吃月饼过量时,容易引起疾病发作。通过调查、讨论,同学们认识到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有自己的思想与见解,控制好饮食,或为家人、身边的人的健康做一份贡献。聚焦省运与《我是班级的主人》这一单元的内容进行整合。在学校里,我们可以干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好比当教室里空无一人的时候,我们要伸伸手,关掉教室里的照明灯;在水龙头边,当我们看见细水长流的时候,我们要弯弯腰,把水龙头关紧;在食堂里,当你看见今天的菜不和你胃口的时候,我们要牢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做到不挑食、不浪费粮食的好习惯……
家庭生活我们各人要从身旁的小事做起。少用纸巾,重拾手绢儿,保护森林;每张纸都双面打印,相当于保留下半片原本将被砍掉的森林;随手关灯、开关、拔插头;不坐电梯爬楼梯,省下电,换自己的健康;少用一次性牙刷儿、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低碳已经成了我们的话题。不能让我们自己亲手毁了赖以生存的地球。让我们携起手来,低碳生活,共创美好家园。
二、参赛观赛,提升教师素养
参加了区品德基本功比赛,并观看了市品德基本功比赛。从比赛到观赛,深感作为一名品等教师要做到心中有书,目中有人,关注社回归生活。市品德基本功比赛从演讲到说课以及上课,整个比赛闪烁着课标浸润下的创造的光芒。每一位参赛选手用真情与智慧演绎着对品德课程的深刻且又富有个性的理解,整个比赛精彩纷呈。会场上散发出浓浓的学习与生活的气息。参赛老师们能结合自己看到的经典与名著来充实对课标的解读与感悟;他们能站在时代的前沿对当今的道德观作出自己独有的审视判断;他们更能立足于孩子的生活与发展,带着自己的实践与思考来研读课标。三字经与品德课标的融合,
如何更好地利用好教材资源,如何更有效地开发利用好身边的资源,真正地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如何利用某一环节扎扎实实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与感染,让学生从思想上深深受到教育,从而指导生活实践。这些都给听课老师以深深的思考与启迪。
三、加强集体备课,促进教师理性思考
我们品德课
本学期,我们接受了市、区教研室的调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