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下午,我校科学组开展了本学期首次教学研讨活动。科学组成员,金伟平副校长及教导处袁锋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首先,吴萍老师执教了五年级的《昼夜交替》一课。昼夜交替是地球与宇宙概念模块中比较重要的内容。这是学生第一次在课堂中比较系统抽象地学习地球运动与昼夜变化的关系。为了能让学生更为直观的理解昼夜交替的现象,老师事先准备了用来模拟实验的地球仪与手电筒。利用这些现有的材料,通过老师的指导,学生逐步地对昼夜交替的成因以及地球自转方向进行解释、模拟、实验,在充分探究的情况下得出实验结论。并以此为基,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晨昏圈与时差的概念。
课后,大家一起进行了热烈的研讨。金校长精准得抓住地球自转方向这一教学难点进行了独到的分析:他认为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设计该实验。由于学生对同一平面的二维方向与生活实际中的三维方向容易混淆,因此在实验设计中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他提出了让实验器材的三维模拟与老师黑板上画的二维图示相结合的方法,以便学生能更容易地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对这个“金点子”,与会的老师们进行了讨论与交流,发现这种改进方法存在一定的优势,认为可以在教学中进行有效实施。随后,袁锋老师提出了一些建议:执教老师在科学课的实验效度上需要要加强。第一,实验时间要有效控制。老师要依据实验操作的难易程度,学生实际的情况来预设实验时间;第二,演示实验的效果要清晰明了。比如可以增加一些显眼的标记来突出效果,演示的速度适当放慢等;第三,实验材料的收放。在讨论时为了让学生更专注,可以将材料“藏”起来。第四,明确实验要求。
相信通过这样的教研活动,在这么多有经验老师的指导下,科学课堂将会更加精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