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练习氛围,学校每天中午规定十五分钟时间为硬笔练习时间,安排班主任进班,同时有学生辅导员配合,学生辅导员经过竞选产生。根据学生学习状况,有书法老师利用校园多媒体进行电视辅导。
为了给广大师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学校布置书法创作室,设立书法专用橱窗(作业和作品),每周一次更新,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书法学习氛围。橱窗投稿纳入书法专项考核。
校园的走廊、画廊、每周格言栏都张贴着学生的书法作品。每间教室都开辟了“写字专栏”。每天午饭后的20分钟,在安静的氛围中,学生们开始自觉练字,浓郁的书法氛围让人触动。通过书法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情感,培养他们观察、想象、创造的能力,着力营造浓郁的书法氛围,让学生从中受启发,激励他们把字写好。
此外,进一步扩展了书法社,逐渐形成了覆盖全校各班的书法社。书法社员的产生需经历申请、考核、试学、正式录取。被录取的同学必须承诺认真练习,作业要接受全班同学的监督。必须承担书法比赛、书法投稿、辅导非书法社的同学等义务,对班级书法文化的构建和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
班级文化突出书法特色,每个班级配备书法专用报架,用于展示班级优秀书法作业、作品,陈列书法类报刊;教室外和教室内悬挂书画作品,营造书法学习氛围,引领班级主流文化。
学校现有一名专职书法老师、两名兼职书法老师。让八中的书法教
“我认为学书法对学生个人的发展很有好处。可以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
果然,经过这样共同的配合鼓励,他变得越来越用心了,不仅在书法课上是这样,渐渐的发现在语文课上他也能够主动地学习了,又一次上到名著阅读,让大家没想到的是,他居然很用心的在自己的作业本上把水浒里一百零八将的名字和相应名号工工整整的整理出来。
因为书法教学的干预,使这么多的问题学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帮助他们重新找回了失落已久的自信,慢慢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慢慢走上了良性的学习轨道。这也正是我们下定决心努力构建 “面向为全体学生,全体学生收益”的书法特色的动力所在。
正是看到了这样的作用,老师也慢慢地沉浸在书法艺术中,和学生同练书法,共同感受书法对心灵的熏陶,师生之间的感情也得到升华。
学生:在书法中不断成长
各种和书法相关的活动是书法特色教育的延伸和拓展,通过活动给广大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获得成功的机会,从而由内而外的获得学习的信心。因此学生非常重视组织和书法相关的各种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在第十九届“母亲颂”少儿国际书画大赛中,学校共有28名选手获奖,其中特等奖2名、金奖8名、银奖10名、铜奖8名。学校被评为“2011年全国少儿书画教育先进集体”,
特别是2011年6月17日组织了第四届“书写中华经典,传承中华文明”校园现场书法大赛,本次参赛人数达到282人次,约占到七八年级总人数的50%左右,评出一、二、三等奖共计七十名,如此大规模的书法比赛对于普及书法意识,营造书法氛围,提升学校的书法水平,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家长:由反对到支持
起初,对于学校创建书法特色学校的做法,家长表示了担忧:“是否会加重孩子的负担?”“是否会影响主课?”……甚至有些家长表示了激烈的反对,尤其是书法班同学的家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对书法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不仅对学习没有影响,而且在汉字书写、学习能力、做人做事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家长们由反对的态度转而变为了支持。
书法艺术教育不仅培养了学生书写规范字的良好习惯,也让很多学生练就了一手娟秀的字体。他们的作业认真了,学习态度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变得细心了、有耐心了,成绩也有了进步。练习书法,让学生喜欢上了祖国的文字,培养了自己的书法爱好特长,提高了艺术品位和艺术审美能力,八中创建书法特色学校已经初见成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