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小:给常态课加点“料”——记英语联合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1-11-09
点击:
来源:怡康小学
发布者:强亚芬(怡康小学)
秋风送爽,枫叶飘飘。在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里,我区部分学校老师相聚怡康小学,共同探讨常态下的课堂教学,区教研员薛红老师莅临指导。不管是公开课还是常态课,它们所要达到的目标都是一样的——高效、扎实。但是,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随着教学要求和目标的不断提升,我们不能再固步自封,唯有向40分钟的课堂提出更高的要求,赋予它更加鲜活的生命。
首先由来自兰陵的邓涵健老师向大家展示4AU7 It’s late的课堂教学。邓老师一开场就给了大家一个惊喜,她那流利的语言、夸张的动作带动了现场的每一个人。学生那高高举起的小手,那一张张跃跃欲试的脸庞足以说明对邓老师的喜爱。整个教学,邓老师始终围绕重难点“What’s the time? It’s …”和“What time do you …? I … at …”展开,同时她还积极利用整体评价来刺激学生的大脑,让他们始终处于高度思考的状态。此外,邓老师还非常关注学生的朗读,通过一遍遍的与原文录音作比较来找差距,促发展,这般课堂教学可谓精彩异常。
第二节课由我校许丽华老师执教5AU7 After school。许老师用她幽默的语言和善于发现的眼睛打响了第一炮。她通过展示老师和学生在课间的活动照片来突破本课的重难点——现在进行时的一般疑问句问法及其答语。这样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在感兴趣之余也更好地融入到了学习的过程中,最后呈现整体语篇叙述中午时分老师和学生的活动。
两节课后,早已有老师跃跃欲试想谈谈自己的想法,看来这次的活动对老师的触动还是蛮大的。薛红老师也饶有兴致地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她指出,我们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设计,通过一些开放性、思维性的活动来锻炼学生,让他们真正能学地扎实、有效。同时,薛老师还指出了常态课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通过大量地听、说、读来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并能根据所学进行一定语篇输出。作为老师,教学目标一定要明确,不仅仅是本课的,还有本单元的;同时,还应切合每单元的主题进行语篇的输出,从不起眼的2、3句发展到4、5句甚至更多;当然,这就要求老师的课堂容量一定要大还要丰富,要让学生觉得“意犹未尽”。
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留给我们每位老师的思考却很多。高效、扎实的常态课并非一夕间就可上成,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以后每天的教学中不断总结、反思和改进。一切为了学生!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