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十月朝’?”“这一民俗又有什么由来?”“糍团如何制作?”……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学生们先开始通过查阅资料、向父母询问等方式了解这一民俗。同学们了解到每年的
“糯米蒸好啦!”随着一锅锅热腾腾的糯米出炉,孩子们也开始了学做糍团的尝试。首先得把糯米揉成团。为了糯米更有韧性,这“揉”的功夫不容忽视,各个活动小组都派出了“大力士”上场。“嘿——哈——”一曲朴实的民俗劳动号子开始在耳边回荡了起来。糯米被越揉越黏,孩子们额角的汗珠都淌下来了,但大家还是乐呵呵地干着。终于可以包馅了。心灵手巧的女生把糯米团捏成一个小碗状,里面加上大家带来的芝麻、豆沙,还有果酱、蜜枣等翻新的馅料,再把口捏合上,然后再稍稍压扁,一块糍团饼就做好了。最后一步,在外面滚上芝麻屑!男生们也不甘示弱,有的功力丝毫不比女生逊色;也有的状况频发,不断请求指导老师和活动小组组员的帮助,但最终“团结的力量”还是令成果显著。
收工啦!桌上呈现了各色的糍团,有的晶莹剔透,有的因包裹了黑芝麻,好似黑珍珠般光亮;细品其味,咸甜各异。“经过改良的传统糍团,吃起来别有风味。”学生们捧着自己的糍团,不忍地品尝了起来,软软的、黏黏的、香香的,真是越吃越有味!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来了解民俗文化,相信这必将植入每个孩子的心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