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教育要闻>>工作室活动 品“结构教学”之美 
工作室活动 品“结构教学”之美 
发布时间:2011-11-16   点击:   来源:北郊小学   发布者:陆梅芳(北郊小学)

 

 


      1111下午,常州市王冬娟名教师工作室与天宁区徐青教师发展工作室成员相聚在北郊小学,举行联合活动,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学习王冬娟名教师工作室即将出版的《小学数学结构教学的思考与实践转化》一书,在前期两个工作室的成员都做足了功课,有备而来。徐青教师发展工作室成员是在读完书稿的基础上带着自己的想法及问题而来,王冬娟名教师工作室的部分成员则制作了精美的PPT,详尽地介绍了书稿中各自撰写的部分。

      首先,王冬娟名教师工作室的吕玉艳老师代表王校长介绍了课题研究背景及结构教学的内涵,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结构”, 教学活动中的三种结构,即知识结构、认识结构、认知结构的内涵,及何为“结构教学”。然后五位老师分别介绍了部分书稿:“20以内进位加法”、 “认识分数”、 “倍数和因数”、 “长度单位”、 “确定位置”结构教学的思考与实践转化。在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学习后,大家围坐在一起,进行智慧互动与思维的碰撞,徐青教师发展工作室成员谈了学习后的收获及产生的困惑,如:结构教学是否在各个学校都能实施?学生的差异和更换教师是否会影响结构教学的质量?“解决问题”这方面如何叫结构?……王冬娟名教师工作室的成员及时给予了答复,如吕老师谈到:知识结构是客观存在的,在任何学校什么时候教结构都不晚,关键是老师要有结构教学的意识。之后徐青校长谈了自己的感想,提出了“四破四立”的观点,并对书稿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王冬娟校长介绍了工作室的研究轨迹,从“点”的突破(典型案例突破)、“线”的延伸(知识系列研究)和“面”的拓展到以“结构”的思想进一步完善“线”的研究,不断践行 “教结构——用结构”教学策略。最后两个工作室的领衔人分别作了后续工作的布置。

      半天的学习虽然是短暂的,但思维的碰撞所产生的力量是巨大的,留给我们的思考是无穷的。正如徐校长所说:结构教学尝试把我们从习以为常的“课时设计”中解放出来,从全局、从整体地进行教学设计;结构教学尝试把我们从仅作为“传递知识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从而更多思考学科本身所承载的独特的教育价值;结构教学尝试把我们从知、行矛盾(知道应该怎么做,但不知道如何去做)中解放出来,实现自身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一次飞跃。……老师们,让我们细细品味,并付诸于实践!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