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汇报会上,检查组一行首先听取了副区长魏敏的情况汇报。魏敏从六个方面介绍了我区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是加大投入。2009年、2010年全区文化事业费支出分别增长30.36%、228.08%。区文化馆和基层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全部实行区财政全额拨款,所有经费都列入年度预算并按时足额拨付,三年来累计拨付经费近500万元。
二是阵地建设。区政府积极建设各类文化阵地:区文化馆建筑面积3768平方米,建有一级社区文体活动室34个、二级社区文体活动室24个;大型文化健身广场6个,中型文化活动广场60个,小型文化健身广场153个,社区(村)文化健身广场建设覆盖率达100%。
三是特色活动。主要体现在社区文体艺术节品牌化、文艺创作繁荣化、业余文艺社团网络化方面。目前,全区共有声乐、舞蹈、戏曲、文学等群众性业余文艺团队近150余支,队员近3000人,市特色文艺团队25支,特色文艺家庭20户,特色文化明星50余名,其中1名骨干被评为全国优秀社区文化辅导员。区文体艺术节自2007年起每年一届,2009年、2010年两届共演出66场(台)7个艺术形式680余个节目,参演单位达200余家,吸引市民五万余人次。
四是文化产业。2009年以来,我区按照“突出产业、强化项目,有所侧重、差别发展,以点带面、文商共荣”的发展思路,重点规划发展了数字商贸、休闲旅游、文博交易等产业, 2010年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
五是文化市场。区政府每年召开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会议,与文化娱乐场所经营单位签订年度安全管理责任书,开展娱乐经营场所消防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六是非遗与文物保护。为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区政府制定出台了《2006—201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开展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编印了《天宁区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天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源汇编》,公布两批共31项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汇报会上,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陈建共还介绍了常州群众文化的建设情况,检查组还实地察看了天宁区文化馆以及青龙街道文体活动中心。
市文广新局、市人社局以及区相关部门的领导陪同检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