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教育要闻>>朝二:在研究、学习中前行 
朝二:在研究、学习中前行 
发布时间:2011-12-09   点击:   来源:朝阳新村第二小学   发布者:史柏良(朝阳新村第二小学)








 

      乍寒肃起,空气中弥漫着阵阵寒意,区王勤工作室的全体成员来到朝阳二小,和各兄弟学校的领导、老师齐聚一堂,聆听了朝二周小玲老师和谢玲老师的海量阅读主题研讨课。

       周师和谢老师是校海量阅读实验小组的成员,她给我们带来了一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6》和《假如》连上的整合课,老师则将名家名篇与课文阅读及习作教学整合,带来了品读学习细节的阅读习作课。

       周小玲老师的课堂活泼、高效。在短短的四十分钟之内,她将两篇课文整合教学,容量大,积累丰厚。老师两篇课文的整合十分巧妙,它们在中心主题上十分相近,通过一篇课文的学习,可以很巧妙地过渡引入到第二篇课文的教学中。老师还将阅读和识字教学融于一体,有所侧重选择,识字方法贴近学生学情,学生对汉字音形义的掌握也比较牢固。老师很注重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运用,从学对对子,再到对子练习、巩固延伸,都渗透着很多语言文字的积累。此外,老师学习活动的设计很有层次和梯度,读的方式多种多样,自由读、同桌互读、师生共读、男女互读、引读,在层层递进的朗读中熟读成诵,让学生的语言得到很大程度的积累。在课堂上,老师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也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

       谢玲老师同样给我们展示了精彩的课堂,在座的各位老师无不被她的设计所震撼。老师先从名家名篇精彩的细节选段入手,让学生根据自己喜爱赏析其中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学生在赏中学,在学中赏,逐步进入课文的学习状态之中,对《窃读记》这篇课文的学习也更加自然、投入。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紧扣文本字词理解,再到句段感悟,完全浸润在大量的语言环境之中,通过这种群文式的尝试,学生掌握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表现的精髓,从而在最后的练笔写作练习中体现出很好的效果,真正做到阅读为写作服务。参与活动的各位老师在充分肯定这两堂课的同时,也给两位老师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低年级教学中,应该进一步关注识字、写字教学,对汉字文化意味的顺手捎带也要科学规范,巧妙渗透。高年级读写结合的教学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在选择切入点的时候还要斟酌,尽量选择切入点小些,集中一些,放在开篇的拓展要与文本内容关联再大一些,呈现的角度可以再多元化一点,这样更利于学生的过渡积累。

       下午,王勤工作室的各位成员还以上午的两节课为切入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前一阵阅读的《叶圣陶教育文集》、《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谈了谈自己的想法。成员们敏锐地捕捉着课堂上的每一小小的细节,密切地关注着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创新地实践着每一次小小的改革,都努力在有限的课堂中追求着无限的可能。

       这样一次活动,给了我们一次交流学习的机会,给了我们一个更好发展的平台。我们看到,海量阅读教学给学生带来的收益,给予老师的惊喜。同时,这也是一个摸索前进的过程,研究并不代表要模式化,所谓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设定都是为课堂和目标准备,应多元化考虑,多渠道渗透,但始终围绕目标的达成,学生的发展,积极反思不足和收获,找到问题和症结。在海量阅读这条道路上,既要东张西望,又要脚踏实地,真正为提升语文素养而服务。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