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1-05
点击:
来源:博爱小学
发布者:巫惠群(博爱小学)
12月27日下午,博爱小学的练兵室里,由王勤老师领衔的天宁区“语文潜力团队”再次齐聚在一堂,开展了本年度最后一次研讨活动。聆听了蒋晓燕老师和周婷老师带来的两堂研讨课。
丽华二小的蒋晓燕老师执教的是三下《大作家的小老师》的第一课时。蒋老师教态自然亲切,很快就将孩子们带入到了课堂。课堂上蒋老师从课题着手,逐步引导孩子们理解了“家”、“作家”、“大作家”,在层层透析的分析中孩子们理解了大作家就是在写作方面具有很高成就的人。接着又指导学生通过练习上下文理解了“为之一震”的意思,利用找反义词的方法理解了“谦虚”,而后又教会学生学习用提炼关键词的方法概括段落大意。从理解字的意思到解析词的含义再到概括段落的大意,蒋老师的每一步教学设计都结合了三年级孩子学习课文的特点,从字词句着手,让课堂教学更加扎实化。整节课,孩子的学习热情很高涨。博爱小学的周婷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课文《青海高原一株柳》,这棵柳树虽然是一株极其平常的柳树,但是又是一株令人敬而生畏的、有着顽强精神的、神奇的柳树。周老师觉得要让五年级的学生体悟到这一点是本课最大的挑战。课堂上周老师沉着从容,始终紧扣“神奇”两字,以“神奇”为切口,和学生一起走进文本,研读文本。在细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的过程中,周老师引导学生通过“两合抱粗”、“百十余平方米”、“粗实而坚硬”等感受柳树外在的神奇。在理解柳树顽强非凡的生命力的时候,又紧紧抓住“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这两句中的“巍巍然”和“撑立”上。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一遍又一遍引读这句话,让学生了解这株柳树在经历了无数次干旱、严寒、高原风雪和雷轰电击却又能一次次活过来,从而更深刻地感悟到这株柳树顽强的生命力和内在的神奇!课堂教学一环扣一环,学生也在一次次的朗读中被柳树的神奇所折服。
课后,成员们集中在会议室,结合本次研讨课就“怎样围绕年段特点进行有效教学”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成员们根据这两堂课的教学实例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大家都能结合课堂实例进行一分为二的点评,在肯定两位老师精彩的教学之余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读书仍是相当重要的环节,蒋老师的课堂注重了方式方法的渗透,但在指导朗读上还应多花一些时间,尤其是一些重点词语更加要强调朗读,如读好“白白胖胖”“很有神”这两个词语就能感受到小女孩的“可爱至极”,在读好重点词的同时也提升了朗读水平。而相较于高年级的孩子来说课堂最重要的还是要感悟,周老师在课堂上精心设计了几个问题,在几个表达能力较强的孩子的回答下,柳树的“神奇”之处呼之而出,对此成员们也提出是否可以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先讨论,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感悟柳树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