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教育要闻>>局小教育集团数学教研组青年教师素养培训系列活动(二)---- 扎根日常 夯实素养 
局小教育集团数学教研组青年教师素养培训系列活动(二)---- 扎根日常 夯实素养 
发布时间:2012-03-02   点击:   来源:局前街小学   发布者:局小宣(局前街小学)






    2012228星期二下午,局小教育集团数学教研组在多媒体教室开展了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是局小青年数学教师素养培训系列活动的第二次课堂练兵,也是五年级数学备课组日常研究的一次成果展示。

 五年级数学备课组的五位数学老师在组长王冬梅老师的带领下,根据教研组的安排制定了详细的、切实可行的备课组计划,把课堂教学研究日常化。大家每天一上完课都会聚在一起探讨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在深入研究“新基础教育”过程中把“深入挖掘教材,提高每一位学生的思维能力”定为我们的一项目标,大大提高了我们组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本次研究活动,由沈虹老师和张楼军老师分别执教五下《用数对确定位置》和《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前期,两位老师都在自己独立思考下备好课,在组内进行了试教,课后备课组老师及时进行了评课活动,根据课堂上呈现出来的状况,大家各抒己见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比如教学设计的结构性、学生思维的层次性。在研讨后,两位老师及时进行了重建。

沈虹老师在课堂中,通过用数对描述小军的位置、自己位置的活动,以及根据数对写周围同学(前后、左右)的活动,让学生结合教室中的位置,进一步巩固对列、行和数对的含义的认识。他设计的练习的形式活泼有趣,富有开放性和人文性,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能让学生体会数对对确定位置的方法的应用价值。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更有效地巩固了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新知识。 张楼军老师执教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是数与代数领域的基础知识,比较枯燥乏味。张老师就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公倍数,使知识的产生有理有据,不再枯燥乏味,有利于学生掌握公倍数这一概念。接着他又让学生自主探索,用自己的方法找出69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再通过交流,进一步打开思路,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通过比较,寻找最简捷的解题方法,优化解题策略。

两节课的设计以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主,着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具体的学习和探索活动中,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