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依水而建,前街后河。桥是随处可见的,多孔的大石桥、独孔的小石桥、宽敞的拱形桥、狭窄的平顶桥……这些横跨在河道上的风格各异的桥梁宛如一根根筋脉与血管,将古镇星罗棋布的水巷与老街紧紧链接在一起,真不负江南“桥都”的美名。孩子们边走边感受着甪直独特的古韵、祥和的水乡文化。此外,凹凸不平的石子路、柔糯的吴侬软语、狭窄的河道、古朴的房屋,也都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不禁令人联想起那句江南诗:“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甪直古镇是沉浸在梦里的水乡,如今游客的增多依然也改变不了他们滋润淡定的生活方式。即使是来自江南的我们也要不禁要叹一句:好不惬意!
经过民国大记者、近代改良思想家——王韬的纪念馆,小记者们争先恐后地走进一探究竟,只见馆内紫藤缭绕、怪石嶙峋、池鱼穿梭。出王馆,沿着河边的石子街往前走,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我们来到了因叶圣陶的经典之作《多收了三五斗》而享有盛名的万盛米行,如今的米行河埠头,不再有如织的粮船,仓库里也不见米,一览米行中陈列的各种江南农、耕具,方知盘中餐乃“粒粒皆辛苦”。
当然,此行还有一个目的:寻访叶圣陶足迹。甪直是这位文学家、教育家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叶老在甪直执教期间对那里的银杏评价颇高,临终时也关照其亲属要将他的全部骨灰安放在四棵银杏树(甪直保圣寺)的地方,所以现
此外,我们还驻足在沈宅、水乡农具博物馆、萧芳芳演艺馆等历史人文景观。下午一点半,所有的小记者齐集广场上观看“甪直明天更美好”《古韵汉风,人文甪直》文艺专场节目,轻快活泼的担莲藕舞蹈,妙趣横生的甪直连厢舞,让孩子们在充分领略江南水乡风情的同时,更多地体味到了小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可谓不虚此行。
![]() ![]() |